[发明专利]一种高温金属熔炉壁面温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5317.8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李徐伟;李雪;袁雄军;刘俊;曹林林;恽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4;G01K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金属 熔炉 温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金属熔炉壁面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磁性底盘、基座盖、支架组件、热电偶固定导管,以及热电偶;磁性底盘的一侧表面吸附在金属熔炉壁面上,基座盖通过转动部件活动装配在磁性底盘的另一侧表面上,并且基座盖通过转动部件可相对磁性底盘单方向转动;支架组件包括上部支架、下部支架、支架弹簧和导管支架,支架弹簧呈拉伸状态且依靠其弹力使得上部支架向金属熔炉壁面方向贴靠;导管支架的自由端固定安装热电偶固定导管,热电偶固定导管内固定热电偶,热电偶紧贴金属熔炉壁面以测量其温度。本发明利用转动部件实现一个装置对一片区域的壁面进行温度监测,提高了监测的面积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金属熔炉壁面温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冶炼行业中,金属熔炉作为基础设备而被广泛应用。熔炉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炉衬会因为铸造工艺不合格、金属液的冲刷等因素导致炉衬变薄或者产生裂纹,金属液发生渗漏,造成感应圈和磁轭的绝缘破坏,甚至可能引发漏炉、爆炸等严重事故,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因此,研发熔炉检测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国内所采用的熔炉预警装置大部分为接触式漏炉预警装置,该装置的原理是在炉底放置钢针作为一个电极,在炉壁建造过程中,在炉衬和感应线圈之间添加一层金属层作为另外一个电极,在炉衬发生破裂后,钢针、金属液、金属层形成通路,通路中的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限定值,发出预警信息。目前此类装置都是在炉衬已经遭到破坏之后发出预警信息,这极大的增加了安全隐患。熔炉外壁面温度,在炉衬变薄或者发生其他变化后,壁面温度随之改变,如果能及时检测到熔炉外壁面温度变化,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生产人员停炉检查,这就能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为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但是传统的壁面温度检测都是热电偶直接粘贴或者焊接在检测设备表面。因为热电偶一端为温度测试端,必须将测试端与熔炉壁面尽可能大面积的紧贴在一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焊接或者粘贴的固定方式,首先会导致在热电偶感温部分与被测壁面之间加塞其他材料,导致测试端仅部分或者没有直接与被检测壁面紧贴在一起;其次,焊接等固定方法极有可能造成热电偶感温部分元件的损坏;通过粘贴或者焊接等固定方式,使得热电偶不能轻易变动位置,测温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传统的壁面温度检测装置极有可能出现检测误差极大,甚至造成装置的损坏等结果。此外,焊接或粘贴固定方式会使得热电偶不易拆卸更换,给后期预警装置的更换和维修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因此需要一种拆装方便、接触面积大,接触紧密型好的装置来进行熔炉壁面温度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温金属熔炉壁面温度检测装置,实现一个装置对一片区域的壁面进行温度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金属熔炉壁面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磁性底盘、基座盖、支架组件、热电偶固定导管,以及热电偶;
所述磁性底盘的一侧表面吸附在金属熔炉壁面上,所述基座盖通过转动部件活动装配在所述磁性底盘的另一侧表面上,并且所述基座盖通过转动部件可相对所述磁性底盘单方向转动;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上部支架、下部支架、支架弹簧和导管支架,所述下部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盖上,所述下部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的一端铰接,所述上部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导管支架,在所述下部支架和所述上部支架形成的夹角之间安装所述支架弹簧,所述支架弹簧呈拉伸状态且依靠其弹力使得所述上部支架向金属熔炉壁面方向贴靠;
所述导管支架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所述热电偶固定导管,所述热电偶固定导管内固定所述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紧贴金属熔炉壁面以测量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5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