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轮输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5488.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7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和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62 | 分类号: | G06F3/0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王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输入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滚轮输入装置,包括壳体与滚轮。壳体内部设置滚轮座与编码器。滚轮枢接设置于滚轮座且包括轮体、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轮体包括轴心、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位于轮体的相对侧,第一转轴连接于轴心并由第一侧面延伸而出,第二转轴连接于轴心并由第二侧面延伸而出。其中第一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强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且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编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滚轮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计算机常会搭配滚轮输入装置,例如滚轮输入装置可为设有滚轮的键盘或鼠标,使用者可通过滚轮进行拖曳、上下滑动页面或切换选单等动作。
市面上的滚轮输入装置的滚轮大多都有发光需求,以增加视觉效果以及利于昏暗环境中的操作,因此,滚轮所能使用的材质即受到限制,例如,目前滚轮输入装置的滚轮都是选用透光树脂一体制造成型,导致滚轮在操作过程中,滚轮的转轴容易因结构强度不足而发生断裂的情形。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滚轮输入装置,包括壳体与滚轮。壳体内部设置滚轮座与编码器。滚轮枢接设置于滚轮座且包括轮体、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轮体包括轴心、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位于轮体的相对侧,第一转轴连接于轴心并由第一侧面延伸而出,第二转轴连接于轴心并由第二侧面延伸而出。其中第一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强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且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编码器。
在一实施例中,轮体与第二转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一转轴组装固定于轴心,且第一转轴的材质不同于第二转轴的材质,第一连接部一体形成于第一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第二连接部一体形成于第二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
在一实施例中,轮体与第二转轴的材质为透明树脂,第一转轴的材质为塑钢。在一实施例中,轮体的轴心具有组装槽,第一转轴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连接部一体形成于第一端,第二端组装固定于组装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轴的第二端具有定位柱,组装槽内具有定位孔,第一转轴以定位柱对应嵌合固定于定位孔中。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柱为热熔柱。
在一实施例中,轮体具有插销孔以连通于组装槽,第一转轴的第二端容设于组装槽内并具有径向槽,插销孔与径向槽内安装插销轴,使第一转轴的第二端组装固定于组装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轴的第二端具有第一螺纹段,组装槽内具有第二螺纹段,第一转轴以第一螺纹段螺合固定于第二螺纹段。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一连接部一体形成于第一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不同于第一连接部的材质,且第二连接部组装固定于第二转轴远离轴心的末端。
在一实施例中,轮体的材质为透明树脂,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材质为塑钢,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为树脂。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内部还设置按压开关,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按压开关上。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滚轮输入装置,通过滚轮的第一转轴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强度大于第二转轴的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且结构强度较大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编码器,使第一转轴的第一连接部在滚轮的操作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滚轮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滚轮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滚轮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滚轮输入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5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