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移动护栏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5721.5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常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正道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2 | 分类号: | E01F15/12;G05B19/05;G08G1/01;G08G1/095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速公路 中央 分隔 移动 护栏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基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移动护栏的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拥堵车辆无法疏导的问题。一种基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移动护栏的智能控制系统,护栏基础设置于中央分隔带的中部;护栏基础与护栏本体之间设置有传送轴;每根传送轴上固定装配有两个从动链轮,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主动链轮;护栏基础上设置有支柱;支柱的顶端部均设置有支杆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旁侧设置有栏杆;控制部分包括PLC、车流分析模块、复原按钮、显示屏、指示灯板、图像采集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快速、有序疏导拥堵车辆的目的,操作便捷,预警信息显示准确及时,方便车辆及时驶出事故路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用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移动护栏的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日益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由于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式公路,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续车辆无法选择驶离,只能在高速公路上被动等待,导致车辆大面积拥堵,造成了司乘人员时间浪费,降低了出行效率,同时加大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移动护栏的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拥堵车辆无法疏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拥堵车辆无法疏导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移动护栏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移动护栏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横向设置的中央分隔带和若干个移动护栏;中央分隔带上开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疏导通道,各个移动护栏一一对应地设置于疏导通道上,所述移动护栏包括主体部分与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移动护栏单元,每个移动护栏单元均包括横向放置的护栏基础和位于护栏基础上方的护栏本体;每个移动护栏单元的护栏基础均设置于与其相邻的中央分隔带的中部;两个移动护栏单元的护栏本体的相对面相贴合,且两者的下表面内侧均设置有立柱,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滚动的滚轮;每个移动护栏单元的立柱与护栏基础之间均沿左右方向留有距离;
每个移动护栏单元的护栏基础与护栏本体之间均沿纵向设置有N根左右平行分布的传送轴,且N为大于1的正整数;各根传送轴的外侧面均呈齿轮面;护栏本体的下表面呈与传送轴齿轮面啮合的齿条面;每根传送轴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分别通过两根纵向设置的连接轴固定装配有两个从动链轮,位于前侧的N个从动链轮与位于后侧的N个从动链轮分别通过两根第一传送链条沿左右方向传动连接;两个移动护栏单元的护栏基础的上表面外侧各设置有两个位于传送轴外侧的第一伺服电机,每个护栏基础上的两个第一伺服电机均呈前后对称放置,且两者的输出轴均沿纵向朝外;每个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装配有主动链轮,且主动链轮和与其相邻的从动链轮通过第二传送链条传动连接;
每个护栏基础的前方与后方均设置有M根底部与其固定连接且竖向放置的连接杆,且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每个护栏本体的前表面、后表面均沿横向开设有滑槽,各根连接杆的上部均向上延伸,且其顶端部均滑动连接于与其前后对应的滑槽内;2M根连接杆的中部一一对应地转动套设于其中2M根连接轴的外端部;
两个移动护栏单元的护栏基础的上表面外端均沿竖向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顶端部高于中央分隔带;每根支柱的顶端部均设置有竖向放置的支杆和输出轴横向设置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旁侧设置有竖向放置的栏杆,且栏杆的底部固定套设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正道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正道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5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