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桌面的折叠式桌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6087.7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千葉东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旗户外用品(绍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08 | 分类号: | A47B3/08;A47B3/083;A47B1/02;A47B13/02;A47B1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桌面 折叠式 桌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桌面的折叠式桌子,属于桌子技术领域。一种可变桌面的折叠式桌子,包括第一桌面、第二桌面和折叠框架,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对称设置,折叠框架铰接于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之间,且折叠框架可向内收折以使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之间的长度发生改变,折叠框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折叠框架和设于框臂上的用于放置外界桌面或烧烤炉的安装槽或台阶,两个折叠框架分别铰接于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上,且两个框臂相铰接,两个折叠框架收折以使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相互靠拢,可以通过可折叠式结构的设计,可实现桌面可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实现桌子的可折叠收纳效果,减小桌子的收纳体积,且折叠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桌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桌面的折叠式桌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简约精致的生活方式,对于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来说,家庭中地方有限,而普通的桌子需要一个较大的立体空间进行摆放,这使得在不用桌子时桌子的摆放成了极大的问题,而平板折叠桌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平板折叠桌由单块矩形木板构成,在使用时可以折叠成桌子,在不用时可以展开成矩形板(桌腿与桌面由铰链相连,具有恒定扭矩),可以放置在床下这样的小空间,大大节约了存放空间。
但目前的平板折叠桌大多都是简单的折叠,只能做到产品体积的变化,功能单一,仅仅能折叠成一种桌面形状,这就是说折叠后桌面的尺寸是固定的,这限制了其使用环境。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桌面的折叠式桌子,它可以通过可折叠式结构的设计,可实现桌面可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实现桌子的可折叠收纳效果,减小桌子的收纳体积,且折叠操作简单快捷。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桌面的折叠式桌子,包括第一桌面、第二桌面和折叠框架;
所述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对称设置;
所述折叠框架铰接于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之间,且折叠框架可向内收折以使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之间的长度发生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框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框臂和设于框臂上的用于放置外界桌面或烧烤炉的安装槽或台阶;
两个所述框臂分别铰接于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上,且两个框臂相铰接;
两个所述框臂收折以使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相互靠拢;所述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分别绕框臂相向对折;通过收折和对折方式最终形成板形框体,以实现桌子的桌面可变和可折叠;
收折后的所述框臂使板形框体内预留有用于存放小体积物品的存放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桌面包括桌板和固设于桌板远离折叠框架的靠近边缘处的底端的拓宽部,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折叠至第一桌面与折叠框架相靠近、第二桌面与折叠框架相靠近时,拓宽部的设置可加大第一桌面与第二桌面内部之间的存放空间容纳体积,同时可使第一桌面与第二桌面折叠后的整体性更好,有利于第一桌面与第二桌面的开口处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框臂与第一桌面、框臂与第二桌面以及框臂与框臂之间的铰接结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主连接部和副连接部,多个所述主连接部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桌面上的桌板靠近框臂的侧端、其中一个框臂远离桌板的侧端和另外一个框臂靠近第二桌面上的侧端,多个所述副连接部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一个框臂靠近第一桌面的侧端、另外一个框臂远离第二桌面的侧端和第二桌面上的桌板靠近框臂的侧端,外界的桌面取下后,第一桌面和第二桌面靠拢时,两个框臂之间的主连接部和副连接部由原来的横向平行变为纵向平行状态,同时第一桌面与其中一框臂和第二桌面与另外一框臂之间的主连接部和副连接部由原来的横向平行状态变为垂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旗户外用品(绍兴)有限公司,未经三旗户外用品(绍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6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