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件紧固连接接合面涂层的防腐防松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6633.7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夏威夷;刘安心;周全;孟东阳;许源;胡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33/04;C09D177/00;C09D163/10;C09D5/08;C09D7/61;B05D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件 紧固 连接 接合 涂层 防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属件紧固连接接合面涂层的防腐防松处理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将接合面粗糙度小于13微米的金属件进行漆前处理,然后对金属件的接合面进行涂装,以在金属件接合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层,再对该涂层进行烘干固化;涂层包括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5~65%树脂和35~55%颜填料,其中颜填料中含有二硫化钼和片状石墨,其占颜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二硫化钼≤1%和片状石墨≤1%;涂层的厚度为15~40微米,涂层的厚度均匀性为±5μm,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08~0.2,涂层的硬度为HB~2H。本发明能够防止由于涂层的原因引起的松动,提高金属件紧固连接的可靠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件紧固连接接合面涂层的防腐防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装配过程中,紧固件连接为零部件的主要连接方式,由于零部件所受荷载不同,除零件本身制造工艺及紧固件的性能外,紧固件的可靠性还与两个零部件接合面的涂层性能相关。汽车装配中的两个紧固连接的金属件主要有:锻件类(如商用车悬架系统推力杆轴销与驱动桥上的推力杆支架的紧固连接),铸件类(如商用车前端大支架与车架的紧固连接)、冲压件类(如商用车电瓶框与车架的紧固连接)等。为了提高金属件接合面的耐腐蚀性能,一般是在金属件接合面上涂装耐腐蚀防护涂层,但是金属件接合面涂覆的耐腐蚀涂层厚度及其均匀性、硬度、摩擦系数等性能对紧固件连接的松弛应力,扭紧力矩的保持都有很大关系,会影响金属件紧固连接的可靠性,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紧固件松动、松脱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由于耐腐蚀涂层造成金属件松动、松脱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件紧固连接接合面涂层的防腐防松处理方法,以提高金属件紧固件连接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金属件紧固连接接合面涂层的防腐防松处理方法,将接合面粗糙度小于13微米的金属件进行漆前处理,然后对金属件的接合面进行涂装,以在金属件接合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层,再对该涂层进行烘干固化;所述涂层包括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5~65%树脂和35~55%颜填料,其中颜填料中含有二硫化钼和片状石墨,其占颜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二硫化钼≤1%和片状石墨≤1%;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5~40微米,所述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08~0.2,所述涂层的硬度为HB~2H。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漆前处理为金属件在喷涂或电泳前应进行脱脂除油及磷化工艺,所述脱脂工艺保证金属件及接合面无油污,所述的磷化工艺及形成的磷化膜与喷涂或电泳工艺实现的涂层配套性良好,所述磷化膜厚2μm~4μm,膜重1g/m2~3g/m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涂层的厚度均匀性为±5μm以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涂装采用喷涂或电泳工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烘干固化,烘干温度为80~180℃,烘干时间在30~60分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件为锻件、铸件或冲压件,所述的冲压件为热轧板、冷轧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片状石墨为磷片石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环氧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涂层的耐盐雾性能为240~800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现有金属件紧固连接接合面涂层相比,本发明金属件紧固连接接合面涂层的防腐防松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涂层是由有机树脂及无机颜填料组成,其本身耐磨性能低于钢铁件本身,在应用过程中随着涂层磨损,接合面之间间隙会越来越大,从而造成松动并引起紧固件脱落和断裂。因此,对于金属件的紧固性能,涂层的厚度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本发明通过优化涂层的厚度为15~40微米,减少应用过程中接合面涂层的磨损造成的间隙,防止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6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