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锌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7034.7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逸君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C02F3/00;C02F103/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电镀 水中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锌的处理方法,废水依次经过集水井、粗格栅、一次沉淀池、pH值调节池、脉冲高压电‑微生物絮凝反应池、曝气氧化池、生物脱氮池、二次沉淀池、净水池的处理。本方法创造性的利用了较为常见的啤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微生物絮凝特性,通过特定峰压值的脉冲高压放电过程激发啤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锌离子的吸附架桥特性,使废水中的锌离子在上述微生物表面发生絮凝反应,逐步形成较大直径的絮凝物,并最终通过沉淀过程加以去除。同时,啤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均为常见的微生物,容易获得,成本低廉,可大大降低废水处理的物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锌离子的处理方法,属于环境保护中的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中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锌是电镀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之一。含锌废水没有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后,可以通过食物链循环,在某些生物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水平,最终在人体内蓄积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发展经济有效的方法治理锌等重金属污染成为当前水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处理电镀废水中锌等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离子交换、吸附、化学沉淀、膜分离等。
(1)离子交换法是利用水中离子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水中有害离子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在用此法处理含锌废水上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处理。
(2)吸附法是应用多种多孔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活性炭是传统的吸附材料,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去除率高,但再生效率低。某些天然材料,如天然沸石,价格低、来源广,它是最早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矿物材料。
(3)膜分离是利用一种半透膜,在外界作用下,不改变溶液的化学形态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它是一个高效的分离过程,分离过程能耗低,工作温度为室温,便于维护,设备的可靠性高,处理量和设备规模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占地面积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膜价格昂贵,易受污染。
(4)化学沉淀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其和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使污染物分离除去的方法。但是用该法处理只是转移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并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5)电解法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电解槽内电极附近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废水得以净化的过程。即废水进行电解反应,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在阳极和阴极分别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产生新物质。电解法与化学沉淀法相比,周期短,操作费用低,能耗少,利于回收锌抢救无效优点,但是阳极材料铁的消耗大,占地面积大。
目前,现有的含锌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能耗高及二次污染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摆脱现有的处理技术思路,开辟出处理电镀废水中有锌的新途径,进而开发一种全新形式的电镀废水中锌的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逸君,未经陈逸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7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高温测试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可拆卸式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