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7196.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曦;王健;葛磊;李娟;卢垟杰;张海欧;师晨迪;郭振;徐艳;曹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90;C05G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杨洋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降解 刺激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肥料因分解时间长,难以被农作物充分吸收和利用,导致肥料利用率低、浪费大和易流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植物粕,将植物类农业废弃物晒干、粉碎、过筛,得到粉末状的植物粕;2)制备生物炭,将步骤1)所得植物粕部分进行碳化,得到生物炭;3)混合造粒,将步骤1)所得部分植物粕、步骤2)所得生物炭和可随温度升高而加速分解的肥料三者相混合、造粒,即得到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土壤本身所含有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氮、磷、钾等)含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需要补充施用有机肥和含有氮、磷、钾的人工肥料。目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肥主要依靠有机肥和尿素等作为补充。其中,尿素为分子态((NH2)2CO),不能被土壤吸附,其在转化分解后形成铵态氮(NH4+)才能被土壤与植物吸收,但其自身分解速度有限,故被土壤吸收的速度较慢;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等,是通过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以及植物残体加工而来,富含大量有益物质,但购买所得的有机肥仍然以大分子为主,不利于土壤的吸收。未被吸收的尿素和有机肥极易因雨水冲刷和分解速率缓慢等原因流失,导致利用率低、浪费大,最终造成农作物因肥力不足而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肥料因分解时间长,难以被农作物充分吸收和利用,导致肥料利用率低、浪费大和易流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构思: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需要进一步促进其分解,使其被土壤和植物充分吸收,从而降低因雨水冲刷和分解速率缓慢等原因带来的肥料流失。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土壤中水分含量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尿素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为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土壤温度为20℃时,需4-5天,当土壤温度为30℃时,仅需2-3天即可。发明人还研究发现,升高温度同样能促进有机肥、碳酸氢铵的进一步分解。同时,发明人还考虑到生物炭是一种利用废弃物在高温、缺氧环境下燃烧得到的物质,生物炭多呈黑色,具有较好的吸收光照性能,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热能,故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可将其作为用于促进肥料分解的光热剂。
同时,为了促进植物类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考虑利用植物类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以及将植物类农业废弃物加工成多孔的植物粕,作为负载肥料的基材载体,最后将生物炭与植物粕和可随温度升高而加速分解的肥料三者复配造粒,形成一种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植物粕
将植物类农业废弃物晒干、粉碎、过筛,得到粉末状的植物粕;
2)制备生物炭
将步骤1)所得植物粕部分进行碳化,得到生物炭;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所得部分植物粕、步骤2)所得生物炭和可随温度升高而加速分解的肥料三者相混合、造粒,即得到绿色可降解的光刺激肥料。
进一步地,为了使肥料被充分分解和利用,步骤3)中,所述生物炭、植物粕和肥料三者的混合质量比为1:5:5~2:5:5。
进一步地,为了使肥料被充分分解和利用,步骤3)中,所述生物炭、植物粕和肥料三者的混合质量比为1:5:5或2: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7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