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涂机组在线膜厚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7349.1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袁焕;张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在线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涂机组在线膜厚检测方法,本方法膜厚服务器通过膜厚探头实时采集带钢膜厚原始数据,带钢膜厚原始数据包括带钢上下表面膜厚原始数据,并且满足质检的精度和数量要求;带钢上下表面膜厚原始数据包括初涂WS、CS、DS膜厚数据、精涂WS、CS、DS膜厚数据以及总膜厚WS、CS、DS膜厚数据;上位机将带钢钢卷卷号及焊缝信号传递给膜厚服务器,膜厚服务器根据钢卷跟踪表中的每包钢卷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涂层总膜厚进行高频和低频数据超差判定及报警。本方法结合生产质量目标数据和质检判定标准形成实际质量判定标准,对生产后的带钢从质量数据分析中得出带钢涂层膜厚质量判定的结果,减少漏判和误判,提高质检效率和工作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检测和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涂机组在线膜厚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轧钢生产中,实施数据采集及分析对生产和质检分析有重要的意义,及时、精确的实时数据是彩涂生产质量的保证,同时实时智能的数据在线分析及判定也是减少漏检和误判、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轧钢生产已经普遍采用计算机或PLC采集、分析、储存实时生产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来指导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通常各彩涂产线都具有类似生产质量判定系统,多以生产后膜厚数据和涂层质量目标信息进行记录,其仅有相应公差限显示及超限提示,并无对带钢质量具有特殊要求的涂层膜厚数据进行自动判定的功能,而大多以人工判定为主,质检人员根据质检判定标准和经验,对带钢进行逐卷翻阅并对照质检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因此存在漏判和误判的风险,且劳动强度大,质检效率低,制约了带钢涂层膜厚的在线实时检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彩涂机组在线膜厚检测方法,本方法克服传统带钢涂层膜厚检测的缺陷,结合生产质量目标数据和质检判定标准形成实际质量判定标准,对生产后的带钢从质量数据分析中得出带钢涂层膜厚质量判定的结果,减少漏判和误判,提高质检效率和工作有效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彩涂机组在线膜厚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膜厚服务器通过膜厚探头实时采集带钢膜厚原始数据,带钢膜厚原始数据包括带钢上下表面膜厚原始数据,并且满足质检的精度和数量要求;
步骤二、带钢上下表面膜厚原始数据包括操作侧WS、中心线CS、驱动侧DS的初涂膜厚数据、操作侧WS、中心线CS、驱动侧DS的精涂膜厚数据以及操作侧WS、中心线CS、驱动侧DS的总膜厚数据;
步骤三、上位机将带钢钢卷卷号及焊缝信号传递给膜厚服务器,膜厚服务器根据钢卷跟踪表中的每包钢卷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涂层总膜厚进行检测仪表高频输出原始数据和宽度方向低频统计数据超差判定,判定规则为:
带钢上表面总膜厚的膜厚实绩值-带钢上表面总膜厚的膜厚目标值 0 , 超差报警,
|初涂带钢上表面WS侧平均膜厚-初涂带钢上表面DS侧平均膜厚| 1um, 超差报警,
|精涂带钢上表面WS侧平均膜厚-精涂带钢上表面DS侧平均膜厚| 1um ,超差报警,
|总膜厚带钢上表面WS侧平均膜厚-总膜厚带钢上表面DS侧平均膜厚| 1um,超差报警,
每包钢卷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涂层总膜厚实际数据与该钢卷的总膜厚最小值数据进行比较,当膜厚超差数据点数/总数据点数×100%5%时,超差报警。
进一步,所述带钢膜厚原始数据包括沿带钢长度方向由膜厚探头实时检测的单点膜厚值,膜厚服务器的数据库存储与带钢钢卷卷号对应的产品质量目标信息和判定标准,根据钢卷焊缝信号设置对应的钢卷头尾无效长度值,钢卷去除头尾无效长度值后计算单点膜厚值的公差值和均值公差值,设置超过单点膜厚公差值要求的点数限制,单点膜厚公差值和均值公差值以及点数限制作为判定标准存入所述数据库;膜厚服务器根据钢卷号在数据库检索相应的判定标准,并提取单点膜厚公差值和均值公差值以及点数限制作为带钢涂层膜厚质量的判断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7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蓄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ETL任务执行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