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7395.1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葛达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守创者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C08L9/00;C08L9/06;C08L7/00;C08L57/02;C08K13/04;C08K7/24;C08K7/26;C08K3/22;C08K5/09;C08K5/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莫莉萍;吴勇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井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井盖,包括盖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盖板覆盖于空腔上,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于第一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座于第二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凸起嵌于第一凹槽内。本发明能适用于污水井、废水井、石油、化工井、燃气井等深井的使用,本发明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凹槽配合设置,第二凸起和第一凹槽配合设置,能形成屏障结构对雨水进行隔绝,保证了本发明的防漏性能,避免雨水与污水混合,有效实现了雨污分离。另外,本发明中的屏障结构还能有效避免深井内部的臭气流出,起隔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盖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是一种常见的市政设施,主要用于遮盖道路上的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井盖由于是直接设置于道路上,则其会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由此其常会直接与雨水接触,而目前常见的井盖的防漏性能有限,雨水通常会通过井盖流入到深井的污水中。
但是,现在在污水处理中,往往希望能实现雨污分离,即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来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这是由于污水的处理难度和处理要求高,避免相对较干净的雨水混入到污水中,使得污水量过大,而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而上述常见的井盖显然无法有效避免雨水和污水的混合,其对于实现雨污分离处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井盖,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井盖,包括盖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盖板覆盖于空腔上,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于第一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座于第二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凸起嵌于第一凹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适用于污水井、废水井、石油、化工井、燃气井等深井的使用。且本发明中,盖板和底座之间能形成相互扣合的形式,以此增加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第一凸起和第二凹槽配合设置,第二凸起和第一凹槽配合设置,能形成屏障结构,来对进入到第二凹槽中的雨水进行隔绝,保证了本发明的防漏性能,避免雨水流入到本发明下方与污水混合,有效实现了雨污分离,提高了后续污水的处理效率。另外,本发明中的屏障结构在隔绝雨水进入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深井内部的臭气流出,起隔臭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起压住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设置能稍微减少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接触面积,避免盖板和底座之间的配合过度,造成盖板无法有效开启,影响本发明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于第一凹槽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三凸起,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起位于第二凸台上。从而当盖板和底座充分接触时,第三凸起会压住第二凸台,以进一步提高盖板和底座的连接强度,以此再形成一道对雨水的防线,更好地避免雨水混入到污水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凹位,所述盖板的边缘上设有凸出,所述凸出位于凹位上。凹位和凸出的设置一方面能增加底座和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凹位能对掉落到凹位处的较大的垃圾和砂石进行承载,避免其进入到第二凹槽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和凹位之间留有第一空隙。第一空隙的设置一方面是留有余量,以方便盖板的安装和固定,另一方面是使得盖板受力时,能在底座上作轻微的移动,以避免砂石等将盖板和底座堵塞,方便盖板的拆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和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留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之间相连通。第二空隙能进一步避免砂石等将盖板和底座堵塞,而更好地方便盖板的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守创者智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守创者智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7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