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BIM模型转为支持大体量分级加载GIS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7810.3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季锦章;张大镇;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9;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炳斐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im 模型 转为 支持 体量 分级 加载 gis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BIM模型转为支持大体量分级加载GIS模型的方法,包括构建BIM模型的数据库表;构造三维地球场景结构,解析构件信息;对三维地球场景分组;构造子场景空间层级结构,对数据进行筛选、简化和合并;将BIM模型转换为B3DM规格,每一个B3DM文件为一个瓦片;按照八叉树构建瓦片集合的树状空间结构。本发明采用BIM设计软件二次开发的方式直接提取模型构件信息,防止信息丢失;采用OGC社区标准的3dtiles格式作为GIS模型格式,通过HLOD技术,支持大体量模型的分级加载,实现了从BIM模型到HLOD分级加载GIS模型的自动转换,且具有转换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BIM模型转为支持大体量分级加载GIS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在Web端的集成已成为各界关注的技术重点。从两者所含信息来看,GIS侧重于大尺度宏观环境,BIM侧重于建筑物内部微观信息,两者存在互补关系。
目前行业对BIM+GIS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将IFC数据集成到CityGML中,这种方法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IFC、GityGML是面向数据存储和共享的格式,在可视化时需要即时翻译成图形显卡可以渲染的数据格式,大模型存在加载时间过长、系统崩溃等问题。2、通过从Revit等BIM设计软件中导出IFC格式文件的方法,目前存在几何信息丢失、语义信息丢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BIM模型转为支持大体量分级加载GIS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防止信息丢失、支持大体量模型的分级加载等等。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将BIM模型转为支持大体量分级加载GIS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BIM模型的数据库表;
步骤2,构造三维地球场景结构,从数据库表中解析构件信息;
步骤3,对三维地球场景进行分组,划分为一个个子场景;
步骤4,构造子场景空间层级结构,即HLOD,并根据每个级别的几何误差对数据进行筛选、简化和合并;
步骤5,将数据处理后的BIM模型坐标转换为B3DM内置坐标规格,每一分组数据对应一个B3DM文件,每一个B3DM文件作为一个瓦片tile;
步骤6,按照八叉树构建瓦片tile集合的树状空间结构,形成支持大体量分级加载GIS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构建BIM模型的数据库表,具体包括:
步骤1-1,通过BIM设计软件二次开发,从中导出BIM模型数据,并定义六个空表,分别用于存储BIM模型场景树、BIM模型文件、BIM构件、BIM几何体、材质贴图以及BIM属性;
步骤1-2,解析BIM模型构件的每个几何面的材质信息,包括:光照参数信息、纹理参数信息以及材质信息,其中纹理参数信息包括纹理贴图文件;并对材质信息建立字典以缓存复用,同时将纹理贴图文件存储至材质贴图表;
步骤1-3,解析BIM模型构件的每个几何面三角网信息,包括:获取顶点,并添加至几何体三角网的顶点数组;获取顶点法线,并添加至几何体三角网的法线数组;获取纹理坐标,并添加至几何体三角网的纹理坐标数组;获取三角面,并添加顶点索引至几何体三角网的顶点索引数组;之后扩展法向量:每个三角面对应一个法向量或者整个几何面对应一个法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7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漏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固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