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降解纤维素生防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和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7861.6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史鹏;罗慧;张晶晶;张志英;张建丽;韦革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05F11/08;C05F17/20;C09K17/14;C12R1/07;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创益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6 | 代理人: | 付金豹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纤维素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纤维素生防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和制剂,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95。该菌株可高效、快速的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缩短秸秆腐解周期;该菌株能拮抗病原菌,制成菌剂后可使作物免受病原菌侵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株降解纤维素生防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和制剂。
背景技术
据报道我国的秸秆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磷、钾、镁、钙和硫等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充分发挥和利用秸秆还田的积极效应,对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秸秆被露天焚烧或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研究表明,长期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且可以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第一大国,而且每年生物质能源中秸秆资源占50%,但因为降解技术不发达、工业化难度较大、资源利用成本高,使秸秆综合利用率呈现下降趋势,所以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小麦成熟后,其秸秆中纤维素含量明显增高,可高达51.16%,经处理后在农业方面可用做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食用菌基料等。经中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的研究结果表明,因为冬季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长导致秸秆入土后腐解速度较为缓慢,这不仅会使播种质量受到影响,还会导致一些病虫的滋生,给农田生产带来诸多潜在危害。因此,不仅要实现玉米秸秆腐化,更要重视秸秆腐解效率的提高。通过微生物菌剂来降解秸秆,不仅能够让秸秆高效还田还是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
纤维素属于多糖类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结构复杂,难以被降解。据有关文献显示,酸解、酶解和微生物降解是目前纤维素降解的主要方式,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种降解方式都离不开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因此,如果能充分利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生物能源或生产成生物产品,就可以缓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可以带动一个新生产业。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来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和真菌,这也是纤维素的生物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的原因。从20世纪40-50年代起,开展了大量关于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的工作,此外,还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分离筛选的方法。对于纤维素的降解,国内外研究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微生物的降解是受关注的研究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降解纤维素生防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和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株降解纤维素生防芽孢杆菌,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95。
所述的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和/或代谢产物。
所述的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或代谢产物在降解纤维素中的应用,以及在拮抗平头炭疽菌、拮抗禾谷镰刀菌中的应用。
包含所述的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或代谢产物的制剂。
本发明筛选出的纤维素降解菌株具体较大的纤维素降解圈,进行了发酵产物纤维素酶活测定,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此外,进行了病原菌拮抗实验,主要针对的是国家经济作物小麦与玉米常见土传病害;旨在提供具有多功能的秸秆降解菌株,同时为土壤修复、生物防治与多功能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高效的潜力菌株。
实验证明,该菌株可高效、快速的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缩短秸秆腐解周期;该菌株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具有良好的工业生产前景;该菌株能拮抗病原菌,制成菌剂后可使作物免受病原菌侵害。
附图说明
图1为纤维素降解菌筛选结果;
图2为纤维素降解能力初步测定;
图3为系统发育进化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7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