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8885.3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颜晓姜;王洪;杨渭巍;宋占财;崔秀珍;王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1/00 | 分类号: | C03C21/00;C03C3/097;C03C3/083;C03B23/023;B24B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玻璃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该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在0.2~0.4mm,其具体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玻璃原片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玻璃尺寸大于产品尺寸;2)对步骤1)切割后的玻璃采用CNC工艺进行成型,然后进行平磨处理,处理时间为240‑300s,磨盘转速为20‑40rpm,平磨抛光粉浓度按照1.0‑1.2g/ml进行配比;3)对玻璃进行强化、精抛处理,强化前及强化精抛后均进行超声波清洗,精抛工艺为:时间为60S‑120S,磨盘转速为20‑40rpm,平磨抛光粉浓度按照0.8‑1.0g/ml进行配比;再依次进行丝印处理、超声波清洗、检验及贴合背胶,最后得到超薄玻璃基板产品。在进行强化时根据产品选择合适的化学强化方式,采用一次强化或者二次强化。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可以得到良率高、性能优异稳定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适用于显示屏幕,如手机、平板等,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显示设备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此种显示设备正面及反面大部分都采用玻璃盖板。在日常使用中,一般为手持使用,容易跌落,如果显示设备跌落到地面或者硬度比较高的凹凸面或者粗糙地面上,易造成显示设备屏幕破碎,而破碎后需要更换屏幕,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超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按照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可有效防止跌落过程中造成的屏幕破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该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在0.2~0.4mm,其具体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玻璃原片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玻璃尺寸大于产品尺寸;
2)对步骤1)切割后的玻璃采用CNC工艺进行成型,然后进行平磨处理,处理时间为240-300s,磨盘转速为20-40rpm,平磨抛光粉浓度按照1.0-1.2g/ml进行配比;
3)对玻璃进行强化、精抛处理,强化前及强化精抛后均进行超声波清洗,精抛工艺为:时间为60-120s,磨盘转速为20-40rpm,平磨抛光粉浓度按照0.8-1.0g/ml进行配比;再依次进行丝印处理、超声波清洗、检验及贴合背胶,最后得到超薄玻璃基板产品。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切割时,,切割后的玻璃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尺寸均比产品尺寸大0.8-1.0mm,其中单边偏大0.40-0.50mm。
进一步地,步骤1)采用CNC工艺成型时,包括去四角、外形开粗及外形精修,还根据产品需求选择性进行2.5D弧面精修。
进一步地,步骤2)成型后根据产品需求进行3D热弯处理,3D热弯处理前需进行超声波清洗,3D热弯处理后进行扫光,再进行步骤3)的操作;或者步骤2)成型后的2.5D产品直接进行圆弧扫光,上扫下磨后再进行步骤3)的操作,上扫下磨工序采用与步骤2)中平磨相同的工艺参数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原片为高铝玻璃,步骤3)强化处理时采用一次化学强化,强化盐液采用纯度为99.9%以上的硝酸钾;产品强化之前先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300-340℃,预热时间为0.5~1h;预热后的产品转移到强化盐液中,强化温度控制为390℃-430℃,强化时间60-120分钟;将强化后的产品放到室温中进行散热,待产品温度降至50℃以下时在进行下一工序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铝玻璃中按质量计,SiO2在55%-60%,Al2O3在13%-18%,Na2O在10%-15%,P5O2在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咸宁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8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