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单独核心电源域的掉电保持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9213.4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7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灿芯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625 | 分类号: | G05F1/6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单独 核心 电源 掉电 保持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单独核心电源域的掉电保持电路,包括:保持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保持电路以及把核心电压VDD电平的输入信号IN转换为输入输出电压VDDIO电平的输出信号OUTP和输出信号OUTN的电平转换电路,其中,所述保持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五NMOS管、第一至第五PMOS管以及电阻,所述保持电路包括:第六至第九PMOS管、第六至第九NMOS管。使设计得到简化,方便了布局布线,节省了版图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掉电保持电路。
背景技术
DDR(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断电模式中,核心模块电源关闭,从而实现低功耗。该模式下需要保持断电前的信号状态,以使退出断电模式时,断电前的信号能被迅速读取。通常需要一块单独的核心电源域,来维持核心信号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单独核心电源域的掉电保持电路,使设计得到简化,方便了布局布线,节省了版图面积。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需单独核心电源域的掉电保持电路,包括:保持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保持电路以及把核心电压VDD电平的输入信号IN转换为输入输出电压VDDIO电平的输出信号OUTP和输出信号OUTN的电平转换电路,其中,
所述保持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五NMOS管、第一至第五PMOS管以及电阻,
所述第一至第五PMOS管各自的源极连接输入输出电压VDDIO;所述第一至第五NMOS管各自的源极接地VSS;
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五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五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连接核心电压VDD;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的相接端输出hold(保持)控制信号;所述第五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的相接端输出holdb控制信号;
所述保持电路包括:第六至第九PMOS管、第六至第九NMOS管;
所述第六PMOS管和所述第七PMOS管各自的源极连接输入输出电压VDDIO;
所述第六NMOS管和所述第七NMOS管各自的源极接地VSS;
所述第六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P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八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八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七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九P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九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九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九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七N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六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六NMOS管的栅极的相接端连接输出信号OUTP;所述第九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九NMOS管的漏极的相接端连接输出信号OUT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灿芯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灿芯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9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型相位插值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船舶运动多自由度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