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9622.4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进;刘健;张进;孙超;周秋军;孙建波;张柱彬;王登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B65G63/00;B66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刘桂荣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舱车 整体 进出 吊装 工艺 | ||
1.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抓斗缓慢放置地面,使得与所述抓斗相连的主绳卸扣便于拆卸,然后人工拆卸抓斗的主绳卸扣;
S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主绳升起至距地面70cm-160cm,该主绳包括两根支持绳和两根开闭绳,然后调整各主绳高度,使得各主绳在同一水平线;
S3:操作人员分别将各主绳向左右两侧拉开,人工指挥铲车面向起重机驶达指定位置,然后将各主绳缓慢放置在铲车车身两侧;
S4:使用铲车上的安全销对铲斗进行固定,使得铲斗只能上下摆动,防止吊运铲车时铲斗左右摆动;
S5: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支持绳调整至铲车的后置吊点位置附近,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后置吊点,然后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左右两侧的后置吊点上;
S6: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开闭绳调整至铲车前置吊点的合适位置,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前置吊点,然后将铲斗升起至安全距离,随后操作人员将开闭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的两个前置吊点上;
S7:将自制穿管及卸扣放置在铲车的司机室内,所述自制穿管一端为钢管,另一端为挡板,钢管固定在挡板上;
S8:人工指挥起重机使各主绳预受力,查看各主绳与铲车有无摩擦接触,如主绳与铲车有摩擦接触,则在该主绳的卸扣上再加装一个卸扣;
S9: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挡位切换到吊钩挡位;
S10:人工指挥起重机试吊铲车,将铲车吊至距地面10cm,检查无异常后,继续起升将铲车吊运至船舱内;
S11:铲车到达舱底后,操作人员将铲车的安全销拆掉并取出司机室内的自制穿管和卸扣;
S1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挡位切换到抓斗挡位,操作人员将两根开闭绳的卸扣进行拆卸,然后指挥铲车将铲斗放至地面上,随后指挥起重机将开闭绳缓慢升起,待升到脱离铲车后,再将两根开闭绳拉到铲车两侧;
S13:操作人员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进行拆卸,拆卸后,将支持绳与开闭绳一起向铲车两侧拉开,随后指挥铲车驶离该位置;
S14:操作人员用自制穿管将各主绳依次进行串连,串连完毕后,将自制穿管的钢管端安装卸扣进行各主绳固定;
S15:指挥起重机将各主绳缓慢升起,升到合适高度,然后下降,随后操作人员拆除自制穿管上的卸扣并取下自制穿管,再将各主绳上的卸扣与地面上的抓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起重机为门座式起重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S7中,所述钢管一端设有刃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S7和S8中,所述卸扣为13.5t卸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96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