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9743.9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4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挺;王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0 | 分类号: | B02C13/20;B02C13/28;B02C13/26;B02C13/31;B02C1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可以当需要二次或者多次加入需要处理的建筑垃圾时,可以暂停装置,进而使得在加入建筑垃圾时,建筑垃圾不容易飞溅伤人。包括粉碎组合体、粉碎罐组合体、动力源组合体,通过倾斜滑槽驱动着粉碎轴沿着径向滑槽滑动,使得相邻的粉碎叶一或粉碎叶二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粉碎叶一;粉碎叶二对建筑垃圾的粉碎程度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对建筑垃圾粉碎效果的改变。通过侧壁卡子与侧壁卡槽的配合连接,进而实现对侧壁转杆转动位置的定位,进而实现对相邻的粉碎叶一或粉碎叶二之间的间距调节的定位,进而保持调节后的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1132046.9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入料斗,所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内部开设有建筑垃圾处理室,所述建筑垃圾处理室的顶部通过入料斗与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外部相连通,所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内部开设有齿轮槽。该建筑垃圾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液压机推动液压推杆进行移动,使得液压推杆带动破碎锤对集料室内的建筑垃圾进行再次破碎,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时在当需要二次或者多次加入需要处理的建筑垃圾时,因装置的无法暂停,进而容易使得在加入建筑垃圾时,建筑垃圾容易飞溅伤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可以当需要二次或者多次加入需要处理的建筑垃圾时,可以暂停装置,进而使得在加入建筑垃圾时,建筑垃圾不容易飞溅伤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粉碎组合体、粉碎罐组合体、动力源组合体,所述粉碎组合体与粉碎罐组合体相连接,粉碎罐组合体与动力源组合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所述粉碎组合体包括转动盘、固定盘、倾斜滑槽、粉碎轴、粉碎叶一、粉碎叶二、万向块一、万向块二、万向块三、径向滑槽,转动盘与固定盘转动连接,倾斜滑槽设置在转动盘上,径向滑槽设置在固定盘上,粉碎轴滑动连接在倾斜滑槽内端,粉碎轴滑动连接在径向滑槽内端,粉碎叶一、粉碎叶二均与粉碎轴固定连接,万向块一与粉碎轴固定连接,万向块一与万向块二滑动配合连接,万向块二与万向块三滑动配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所述粉碎罐组合体包括粉碎罐、下端支架、下端直齿一、下端直齿二、下端直齿轴一、下端锥齿、侧壁卡槽、侧壁转杆、侧壁推簧、侧壁卡子、下端直齿轴二、连接球一、连接杆一、连接球二、连接杆二,下端支架与粉碎罐固定连接,下端直齿轴二与下端支架转动连接,下端直齿一与下端直齿轴二固定连接,下端直齿一与下端直齿二啮合传动,下端直齿二与下端直齿轴一固定连接,下端直齿轴一与下端支架转动连接,下端锥齿与下端直齿轴一固定连接,侧壁卡槽设置在粉碎罐上,侧壁转杆与粉碎罐配合连接,侧壁卡子与侧壁转杆滑动连接,侧壁卡子与侧壁卡槽配合连接,侧壁推簧设置在侧壁卡子与侧壁转杆之间,连接球一与下端直齿轴二配合连接,连接球一与连接杆一配合连接,连接杆一与连接球二配合连接,连接球二与连接杆二配合连接,连接杆二与万向块三固定连接,固定盘与粉碎罐固定连接,侧壁转杆与转动盘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所述粉碎罐组合体还包括出料口,出料口设置在粉碎罐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9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发热体加热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明双疏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