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9853.5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成焕波;朱彦澄;张杰;孙芮;王浩宇;孙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2 | 分类号: | B01D53/82;B08B15/04;B29C64/3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蒋厦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型流道 净化 打印 设备 排出 烟雾 装置 | ||
1.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雾引导单元、烟雾净化单元、烟雾排出单元三个组成部分,通过连接螺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烟雾引导单元包括引导风扇、阀门、流量计、固定板、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内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凹形口,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的凹形口相对,形成夹紧结构,将阀门和流量计的管路夹紧在夹紧结构内;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中的连接螺栓一侧与引导风扇连接,另一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引导风扇通过螺栓与3D打印机端的排风扇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内设有圆形流道;所述的烟雾净化单元包括温控面板、流道板片、垫圈、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所述的温控面板安装于固定板上侧表面,所述的流道板片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流道板片表面设置S形流道,S形流道内放置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S形流道外侧设置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放置垫圈;所述的排出单元包括导流板和排出风扇,通过连接螺栓将流道板片与导流板、排出风扇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间阀门和流量计下部的管路、引导风扇内的风扇孔、固定板内的圆形流道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片的数量为依次相连的2~5个,末端的流道板片与通过连接螺栓导流板相连;所述的流道板片壁厚为5~15mm,S形流道截面为直径8~14mm的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片的形状为圆柱形,长度为50~80mm,底面直径为4~10mm,壁厚为0.8~2mm,以云母板为材质,在电加热片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固定板、流道板片、导流板和排出风扇均在四周设置用于连接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载体为空心弯管,管体壁厚为2~8mm,公称直径为7~13mm,弯管为S形,由直线段和圆弧组成,直线段长度为70~140mm,圆弧直径为9~18mm,弧度为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载体以董青石为材质,董青石表面负载Cr2O3半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净化单元中设有温控系统,由温控面板、电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温度传感器对蜂窝载体处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面板相连接,通过温控面板实时显示所测得的温度。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打开阀门,启动引导风扇把烟雾送入烟雾净化单元,读取流量计数据,通过调节引导风扇功率改变流量大小;
b、烟雾通过烟雾净化单元内的蜂窝载体,在350℃~500℃的温度激发下,位于蜂窝载体管表面的Cr2O3内电子会发生跃迁,从而产生大量具有氧化分解效应的空穴,形成的空穴具有优异的氧化分解能力,将烟雾分解为CO2和H2O;
c、烟雾净化后的清洁气体通过烟雾排出单元中的排出风扇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98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居监控系统
- 下一篇:充电柜的控制方法、充电柜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