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0311.X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华;戴贤;王普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生物 安全 实验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包括技术保障舱和实验舱,技术保障舱和实验舱通过供水管路、冷却水回流管路和电气路通道连接,从而实现技术保障舱和实验舱的功能分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采用一个厢式车和一个集装箱拖挂车的形式,可随时开到疫区,且无需任何吊装系统,实验舱与技术保障舱功能分离,仅实验舱存在压力梯度,对于实验舱的压力梯度可整体系统化智能化控制,为保障实验舱压力梯度的空调管路仅需在实验舱贯穿,技术保障舱的监控室仅需设置普通空调即可。厢式车及牵引集装箱的牵引车最大爬坡度可达30%,满足各类工况要求,提高机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背景技术
目前监测病原微生物、致病菌、重金属、非法添加剂等有害物质以及检验分子诊断、形态学、免疫学等工作都是在固定的实验室中进行,存在检测时间长、监测不方便、不能随时随地对各种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等缺陷。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和镇江康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已共同建成我国首个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该实验室由一台长度9米的主实验室和一台9米人员净化与技术保障舱组合而成,两舱之间通过气密型软联接通道连接。通过两舱的转接板实现水管道、气管路和电缆线、信号线的链接。该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已于2006年申请发明专利,并于2008年获得授权。
但是,这种采用两台集装箱组合的形式,需要用牵引车来运输,而且这样实验室的独立工作性、机动性、通过性都不好。实验室舱体高度太高。
另外,由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联合设计研制的我国首台移动式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已在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装。该实验室由一台长度为12米、宽度为2.4米、高度为2.4米的特质集装箱构成,包括实验室、缓冲间和机房。牵引系统为中国重汽336马力豪沃牵引车,具有60吨~80吨的牵引力,适应山地、野外、沙漠等全天候气象交通条件。
同样,这种实验室箱体长度过长,用牵引车来运输,这样实验室的机动性、通过性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实验室箱体长度过长,实验室的机动性、通过性都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包括技术保障舱和实验舱,技术保障舱和实验舱通过供水管路、冷却水回流管路和电气路通道连接,从而实现技术保障舱和实验舱的功能分离。
进一步,技术保障舱包括厢式货车,厢式货车的驾驶舱后方的箱体一侧依次设置有发电间,储水间和电控间,储水间一侧设置有储水设备门,储水间另一侧设置有储水检修门;发电间一侧设置有发电机间设备门,发电间另一侧设置有发电机通风栅格,电控间上设置有电控设备门。
进一步,箱体另一侧还设置有第一水路接口小门和不间断电源间,不间断电源间上设置有不间断电源设备门,不间断电源设备门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气接口小门。
进一步,箱体底面设置有油箱舱,不间断设备门下方打气泵舱。
进一步,实验舱载具为牵引车,牵引车包括驾驶舱和车架,车架上设置有集装箱,集装箱的一侧设置有空调外机,集装箱上设置有空调设备间,空调设备间上设置有空调设备门,空调设备门上设置有第二水路接口小门,集装箱上还设置有第二电气接口小门,集装箱另一侧设置有实验室进入门和传递门。
进一步,车架下方设置有液压支撑及调平机构,液压支撑及调平机构一侧设置有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一侧设置有第二备胎。
进一步,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检修盖,用于故障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0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