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船用柴油机中的活塞沉积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0896.5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J·M·休斯;T·克利瑟罗;A·P·马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菲诺姆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4 | 分类号: | F02B77/04;F02B77/00;F01M11/00;C10M169/04;C10M177/00;C10N40/25;C10N30/04;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颖;张蓉珺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柴油机 中的 活塞 沉积物 方法 | ||
1.一种在以符合船用残渣燃料的ISO 8217 2017燃料标准并具有基于燃料质量计大于0.1质量%和小于0.5质量%的硫含量的船用残渣燃料作为燃料的四冲程船用柴油机的运行过程中减少发动机活塞上的沉积物发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种润滑油组合物润滑发动机,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含:
(a)基于组合物质量计至少50质量%的具有润滑粘度的油;
(b)基于组合物质量计5至25质量%的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或两种或更多种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的混合物,所述或各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具有通过ASTM D2896测得的50至500mg KOH/g的总碱值(TBN);
(c)基于组合物质量计0.1至10质量%的一种或多种油溶性或油分散性无灰分散剂;和任选地,
(d)基于组合物质量计0.1至10质量%的聚烯取代的琥珀酸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船用残渣燃料包含选自下组的一种残渣炼油厂料流或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常压塔底油、真空塔底油、轻循环油、重循环油、流体催化裂化循环油、流体催化裂化油浆、热裂化渣油、热焦油、未稀释焦油、热裂化重质馏分油、I类疏松蜡、脱沥青油、热裂化煤油气制液蜡、加氢精制的轻循环油、加氢精制的重循环油、加氢精制的流体催化裂化循环油、加氢精制的热裂化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的塔底油、加氢裂化器蜡乳液和加氢精制的加氢裂化器脱沥青油。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船用残渣燃料基本由选自下组的一种残渣炼油厂料流或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组成:常压塔底油、真空塔底油、轻循环油、重循环油、流体催化裂化循环油、流体催化裂化油浆、热裂化渣油、热焦油、未稀释焦油、热裂化重质馏分油、I类疏松蜡、脱沥青油、热裂化煤油气制液蜡、加氢精制的轻循环油、加氢精制的重循环油、加氢精制的流体催化裂化循环油、加氢精制的热裂化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的塔底油、加氢裂化器蜡乳液和加氢精制的加氢裂化器脱沥青油。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是钙。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或两种或更多种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的混合物以基于组合物的总质量计6至20质量%,更优选基于组合物的总质量计7至15质量%的量存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油溶性或油分散性无灰分散剂包含通过聚异丁烯取代的琥珀酸酐与多亚烷基多胺的反应形成的琥珀酰亚胺。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润滑油组合物进一步包含(d)聚烯取代的琥珀酸酐,优选聚异丁烯取代的琥珀酸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润滑油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种或多种抗磨添加剂。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抗磨添加剂包含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优选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锌盐。
10.润滑油组合物在以符合船用残渣燃料的ISO 8217 2017燃料标准并具有基于燃料质量计大于0.1质量%和小于0.5质量%的硫含量的船用残渣燃料作为燃料的四冲程船用柴油机的运行过程中减少发动机活塞上的沉积物发生率的用途,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含:
(a)基于组合物质量计至少50质量%的具有润滑粘度的油;
(b)基于组合物质量计5至25质量%的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或两种或更多种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的混合物,所述或各油溶性或油分散性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水杨酸盐清净剂具有通过ASTM D2896测得的50至500mg KOH/g的总碱值(TBN);
(c)基于组合物质量计0.1至10质量%的一种或多种油溶性或油分散性无灰分散剂;和任选地,
(d)基于组合物质量计0.1至10质量%的聚烯取代的琥珀酸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菲诺姆国际有限公司,未经英菲诺姆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08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