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秸秆降解在以砂土或粉土为填料的围堰内形成防渗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1811.5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中;吉锋;刘建龙;殷勇;施伟;翁佳兴;邱成春;宋苗苗;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B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秸秆 降解 砂土 填料 围堰 形成 防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秸秆降解在以砂土或粉土为填料的围堰内形成防渗层的方法,将秸秆粉与粉土或砂土混合作为围堰填料,利用秸秆降解后形成细粒降解物,在水力作用下发生迁移并在围堰中淤积后形成防渗层,从而达到降低围堰透水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秸秆降解在以砂土或粉土为填料的围堰内形成防渗层的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尤其是一种利用秸秆降解在良透水能力土为填料的围堰内形成防渗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因河道疏浚而产生大量疏浚淤泥,为了存放疏浚淤泥,需要在河道沿岸修筑临时围堰,作为疏浚淤泥的存放堆场。由于疏浚淤泥含水率极高,因此,堆泥场围堰在吹填过程及吹填后的1-2年内,一方面需要阻挡淤泥,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渗功能;由于放在堆场中的水在围堰中发生渗流,大概1-2年后,堆场中的淤泥在自重下固结完成,围堰的防渗功能可逐渐取消。
对于传统的疏浚泥堆场而言,经常采用黏土作为围堰的主要填土材料,由于黏土的透水能力较差,因此,采用黏土修筑的土坝一般具有很好的防渗效果;然而,在很多地区,当地的地层中只有粉土或砂土,这类土体的颗粒相对较粗,土体透水能力较强,一般不适合作为具有防渗需求的围堰的填料。因此,对于以砂土或粉土作为填料的土坝或垫层,首要的就是解决其防渗问题。尽管目前围堰防渗的方法有很多,如注浆法、铺防渗膜等,但这些方法的成本相对较大。此外,我国每年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的焚烧、丢弃等引发了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在大力推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因此本发明不但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围堰防渗的方法,同时又能为废弃秸秆再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秸秆降解在以砂土或粉土为填料的围堰内形成防渗层的方法,将秸秆粉与粉土或砂土混合作为围堰填料,利用秸秆降解后形成细粒降解物在水力作用下发生迁移并在围堰中淤积后形成防渗层,从而降低围堰透水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秸秆降解在以砂土或粉土为填料的围堰内形成防渗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废弃秸秆进行粉碎,对粉碎后的秸秆过筛,获取秸秆粉;
第二步,将用于填埋围堰的填料与粉碎过筛后的秸秆粉混合搅拌,秸秆粉的质量占填料质量的0.1%-0.6%;
第三步,将混合搅拌后含有秸秆粉的填料进行碾压填埋,制作围堰;
第四步,在围堰的一侧覆设土工滤布;
第五步,将注水管插设至围堰内部,且注水管的开口端伸出围堰;
第六步,每隔2-3天通过注水管向围堰内部注水;
第七步,30天后,通过注水管向围堰内连续注水,保持水力梯度范围为3-5,秸秆粉降解后的产物以及降解后的秸秆粉在水力梯度的作用下,向铺设土工滤布的一侧迁移,围堰内靠近土工滤布的位置形成防渗层,且防渗层体积逐渐扩大;
第八步,向注水管内注入的水在围堰内进行渗流,围堰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直至围堰侧壁未有水流流出,此时停止向注水管内注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步中,对粉碎后的秸秆过0.5mm筛,获取粒径小于0.5mm的秸秆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四步中,在围堰一侧覆设的土工滤布,其等效孔径小于0.1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注水管插设在围堰内部,且注水管的底端封闭与地面垂直,注水管在围堰内远离覆设土工滤布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注水管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水口,喷水口朝向铺设土工滤布的一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1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