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秸秆生物能的流态泥热-压耦合深度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1813.4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中;吉锋;卞子君;刘建龙;施伟;宋苗苗;张丹;邱成春;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3;C02F11/02;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秸秆 生物能 流态泥热 耦合 深度 脱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秸秆生物能的流态泥热‑压耦合深度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脱水装置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部的外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发酵仓,其为圆环形空腔;在内筒内堆叠若干装有流态泥的土工袋,沿着内筒内壁布设管道,管道从内筒开口端伸出形成抽气口,抽气口与抽真空装置连通;在内筒的开口端覆设脱水仓盖板,在脱水仓盖板的顶部安装气压加载装置;在圆环形空腔开口端覆设发酵仓盖板;发酵仓内与内筒相邻的侧壁布设加热辅助装置,同时在圆环形空腔内填充废弃秸秆;本发明利用流态泥中的水在真空负压状态下沸点大幅度降低的特性,结合秸秆发酵产生的热能加速流态泥中的水分蒸发,不但脱去流态泥中的自由水,还能快速脱去流态泥中的结合水,从而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秸秆生物能的流态泥热-压耦合深度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属于流态泥快速深度脱水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流态泥,包括河道疏浚产生的疏浚淤泥(污泥)、污泥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盾构、灌注桩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废弃泥、水力选矿时产生的尾矿等,这些流态泥具有含水率高、处于流态、强度几乎为零等共同特点,合理有效的处置上述流态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于大型河道疏浚中产生的疏浚淤泥,由于其产量相对较大,无法在短期内大量处理,因此,一般采用沿河征用农田作为堆场进行堆放,并采用真空负压快速脱水进行处理。对于城市中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市政建设中产生的工程废弃泥等,由于其产量相对较小,并且城市用地紧张,无法提供足够的土地进行高含水率流态泥的放置,因此,城市中产生的流态泥一般采用机械脱水方式进行快速脱水。真空负压快速脱水处理流态泥时,首先在土中打设排水体,再铺设排水管网、砂垫层、密封膜等,最后采用真空负压装置在膜下形成80-100kPa的负压,利用负压荷载排出土中的水分,进而达到流态泥脱水目的;由于真空负压脱水时,最大负压只能达到-100kPa,因此,真空负压脱水的效率不高,脱水时间长,脱水后的流态泥的含水率仍很高。机械脱水是利用机构运动对流态泥产生机械挤压作用,从而使流态泥中的水在机械力的挤压作用下流出,达到脱水目的。相对于真空负压快速脱水技术,机械脱水的处理效率和效果较好,但处理成本较高。另外,无论是负压脱水还是机械脱水,相对排出流态泥中的自由水比较容易,处理后的土样的含水率一般在0.6-0.8倍土样的液限含水率(远大于土样的塑限含水率),但对于流态泥中的结合水,排出及其困难。因此,采用机械或真空负压脱水后的淤泥的含水率仍较高,不能直接用于碾压填埋或污泥焚烧等处置。为了能够深度脱水处理流态泥,一些处理者采用电炉烘干或自然风干等方法,电炉烘干耗能较大,成本较高,不适合大体量流态泥深度脱水。自然风干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且受天气影响,一般也很难真正实施。
另一方面,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如何将秸秆更好的资源化处理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秸秆生物能的流态泥热-压耦合深度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利用流态泥中的水在真空负压状态下沸点大幅度降低的特性,结合秸秆发酵产生的热能加速流态泥中的水分蒸发,不但脱去流态泥中的自由水,还能快速脱去流态泥中的结合水,从而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秸秆生物能的流态泥热-压耦合深度脱水装置,包括脱水装置本体,其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部的外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发酵仓,其为圆环形空腔;内筒底部安装可拆卸底座;
在内筒内堆叠若干装有流态泥的土工袋,沿着内筒内壁布设管道,管道从内筒开口端伸出形成抽气口,抽气口与抽真空装置连通;在内筒的开口端覆设脱水仓盖板,在脱水仓盖板的顶部安装气压加载装置;在圆环形空腔开口端覆设发酵仓盖板;
发酵仓内与内筒相邻的侧壁布设加热辅助装置,同时在圆环形空腔内填充废弃秸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内筒内由底部至顶部顺次叠加装有流态泥的土工袋,在靠近内筒开口端的土工袋表面布设钢制加载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1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