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全硅胶心脏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1967.3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5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陆靓辉;杨磊;蔡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靓辉;杨磊;蔡勇敏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郑暄;豆欣欣 |
地址: | 2000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心脏 模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全硅胶心脏模型,所述的心脏模型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冠状静脉窦、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前室间沟静脉、后室间沟静脉、心大静脉、心侧静脉、心侧后静脉及肺动脉,所述的心脏模型通过3D建模后采用全硅胶打印而成。本发明提供的心脏模型包括所有心脏相关的静脉循环系统、以及完整的右心系,是一种包括右心系统及周围主要静脉血管及肺动脉血管腔内解剖三维模型。通过模拟真实血流,结合脉动泵的心脏搏动模拟,临床医生在进行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手术和双心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手术的操作练习中,可以取得与真实病人体内操作相同的操作感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3D全硅胶心脏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医生主要通过观摩手术及通过动物实验理解及学习双心室同步起搏(CRT)及起搏器导线植入手术技术的学习。而手术观摩方法,无法进行动手操作,对于手术步骤中每一步的操作,全靠观察想象,无法通过操作进行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医生的学习理解,动物实验实践,则因实验动物的心脏结构与人体有较大差异,无法实现完全的真实练习,而实验动物与心衰患者的心脏结构的差异更是非常巨大,对于医生的手术技能提升获益有限。
目前临床实践中所运用的各种双心室同步起搏导线植入手术学习方法,同时也受限于资金花费和设备条件等限制,无法大规模开展。
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手术技能练习的心脏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3D全硅胶心脏模型,能够用于双心室同步起搏导线植入(CRT)手术及起搏器导线植入技术练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3D全硅胶心脏模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心脏模型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冠状静脉窦、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前室间沟静脉、后室间沟静脉、心大静脉、心侧静脉、心侧后静脉及肺动脉,所述的心脏模型通过3D建模后采用全硅胶打印而成。
较佳地,所述的心脏模型包括脉动泵和与所述的脉动泵相连接的水槽,以实现对肺动脉及心脏冠状静脉系统循环的仿真模拟。
较佳地,所述的心脏模型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脉动泵相连接,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心侧静脉、心侧后静脉、前室间沟静脉及后室间沟静脉相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与肺动脉相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水槽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心脏模型通过树脂杆固定于透明容器中。
本发明的3D全硅胶心脏模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根据健康人心脏及周围大血管腔内膜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获得原始数据,按实际大小尺寸1∶1比例建模,符合生理状态,能较真实还原活体形态结构、大小;
2)各个心腔及周围冠状静脉系统全部还原呈现,对血管粗细及弯曲度进行最大程度还原,并根据进行CRT植入手术所需要利用的工具的尺寸,对血管结构进行设计调整,以符合手术植入训练的要求,管壁以透明硅胶材料制作,能够透视内部结构,重叠部分不相互遮挡;
3)综合考虑直视下及影像下的操作,对管腔的粗细进行专门设计,直视下管腔可实现很高的透明度,X影像下操作,管腔可实现在X影像下的清晰显影;
4)从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手术和双心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手术的临床实际出发,帮助青中年医生迅速了解右侧心腔及相关大血管管腔以及冠状静脉系统真实大小、解剖形态、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导管在相应心腔及静脉系统中操作的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5)利用本模型可模拟各种心脏起搏器导线植入手术与双心室起搏起搏电极导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3D全硅胶心脏模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靓辉;杨磊;蔡勇敏,未经陆靓辉;杨磊;蔡勇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1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