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2325.5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精华;石俊杰;张健臻;陈建军;黄恒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75/06;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郭玮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于,其原料组分包括聚氨酯热熔胶基础组分和耐热添加剂;
所述聚氨酯热熔胶基础组分包括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热塑性树脂及催化剂;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二醇或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耐热添加剂包括耐热剂A和耐热剂B,所述耐热剂A为纳米无机氧化物,所述耐热剂B为至少含一个马来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所述耐热剂B具有如下式(1)所述的结构式:
,其中,R1~R8分别独立选自氢、C1~C6的烷基或取代烷基、马来酰亚胺基团;R9独立选自C1~C3的烷基或取代烷基;
以重量份计,所述聚氨酯热熔胶基础组分为50份~160份,所述耐热剂A为0.1~2份,所述耐热剂B为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剂A为纳米氧化铈,所述纳米氧化铈的平均粒径为20 nm~40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R1~R8分别独立选自氢,R9独立选自亚甲基或亚乙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剂A和所述耐热剂B的质量比为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癸二酸、对苯二甲酸、十二烷二酸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与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两种以缩聚而成的结晶型聚酯多元醇,所述聚酯多元醇的重量份数为20份~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型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10 mg KOH/g~112mg KOH/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所述聚醚多元醇的重量份数为10份~50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异氰酸酯的重量份数为10份~4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50℃的丙烯酸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量份数为10份~30份。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耐热剂A、热塑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00℃~130℃,在搅拌下真空脱水1.0小时~3.0小时,真空度为-0.095 MPa;
向反应釜中加入预热的异氰酸酯,在N2保护下于100~130℃搅拌反应1小时~2小时;
再次向反应釜中加入熔融的耐热剂B和催化剂,在N2保护下于100℃~130℃搅拌混合0.5小时~1小时,然后进行真空抽泡至无气泡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3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