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铁磨工艺角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3541.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6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翁国华;颜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2 | 分类号: | B24B9/02;B24B41/06;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郭文娟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铁 磨工 艺角治具 | ||
1.一种磁铁磨工艺角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其中,
所述底座,被构造成具有用于放置待磨工艺角磁铁的腔体,所述待磨工艺角磁铁的待磨工艺角伸出所述腔体外;
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限制所述待磨工艺角磁铁的位移;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分成若干放置腔;
所述磁铁磨工艺角治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同步联动机构,所述同步联动机构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同步联动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带动所述隔板转动;
所述隔板包括隔板轴以及从所述隔板轴外周向外延伸的板状结构,所述同步联动机构与所述隔板轴连接;
所述隔板上具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同一个隔板上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隔板轴的两侧;
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各所述隔板连接;
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各所述隔板连接;
所述同步联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同步调整结构,所述同步调整结构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所述同步调整结构包括:第一同步调整结构,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的第一连杆之间,第二同步调整结构,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的第二连杆之间;
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的第一连杆分别为A连杆和B连杆;
所述第一同步调整结构包括:
螺母,所述螺母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螺母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旋向的内螺纹,所述螺母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旋向的内螺纹;
第一螺杆,连接所述A连杆并且与所述螺母的第一端螺纹连接;
第二螺杆,连接所述B连杆并且与所述螺母的第二端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同步调整结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同步调整结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磁铁磨工艺角治具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底座上开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开有相适配的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使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件包括强磁柱外体、橡胶本体、以及芯管,所述芯管与所述橡胶本体连接,所述强磁柱外体套接于所述橡胶本体外;
所述芯管为中心带孔的等腰梯形管;
所述橡胶本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橡胶主簧,所述橡胶主簧的两侧设置有前撞块和后撞块,所述前撞块和所述后撞块都为梯形棱柱;
所述前撞块的体积大于所述后撞块的体积,且所述前撞块比所述后撞块更接近所述芯管;所述强磁柱外体为圆柱管,所述强磁柱外体的侧面阵列分布有36个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位于所述橡胶本体外侧;
所述前撞块与所述后撞块的设置方向为沿后续加工工序的加工方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铁磨工艺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水平面呈一定倾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铁磨工艺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形状与所述腔体的形状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铁磨工艺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待磨工艺角磁铁的待磨工艺角伸出所述腔体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35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