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3542.6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8;G16Y10/75;G16Y4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信息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信息传输领域,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第一通信节点使用A0个第一控制信道基本单元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给第二通信节点,并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下行业务数据包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步骤S2: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尝试接收所述第一下行业务数据包,解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联网场景下控制信道的可靠传输问题,特别是信道条件变化比较快的环境中,常用的解决方案会导致控制信道的传输频谱效率低或控制信道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5G将满足人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特征的场景,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桌面、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验。与此同时,5G还将渗透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5G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移动宽带(MBB,MobileBroadband)和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其中,移动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需求是高容量,提供高数据速率,以满足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物联网主要是受机器通信(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需求的驱动,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低速率的海量机器通信(MMC,MassiveMachineCommunication)和低时延高可靠的机器通信。其中,对于低速率的海量机器通信,海量节点低速率接入,传输的数据包通常较小,间隔时间会相对较长,这类节点的成本和功耗通常也会很低;对于低时延高可靠的机器通信,主要面向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机器通信,例如实时警报、实时监控等。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联网场景下控制信道的可靠传输问题,特别是信道条件变化比较快的环境中,常用的解决方案会导致控制信道的传输频谱效率低或控制信道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旨在解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联网场景下控制信道的可靠传输问题,特别是信道条件变化比较快的环境中,常用的解决方案会导致控制信道的传输频谱效率低或控制信道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第一通信节点使用A0个第一控制信道基本单元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给第二通信节点,并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下行业务数据包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基本单元包含A1个携带有用信息的子载波和A2个携带解调参考信号的子载波,A0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A1为大于等于8的整数,A2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
步骤S2: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尝试接收所述第一下行业务数据包,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下行业务数据包,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接收成功信息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如果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下行业务数据包,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接收失败信息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步骤S3: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接收成功信息,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继续使用A0个第一控制信道基本单元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3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