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3772.2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平;王少华;刘黎;邵先军;李乃一;周路遥;周象贤;李特;王振国;江航;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H05K7/20;H02G3/03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提升 敷设 高压 电缆 流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主机(1)、主冷却管道(2)、分支冷却管道(3)、测温装置和监控器(4);
所述的主冷却管道(2)与所述的冷却主机(1)连接,主冷却管道(3)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位于高压电缆排管(9)的两端侧部;高压电缆各相排管内分别穿入一分支冷却管道(3),多根分支冷却管道采用并联方式,汇集于主冷却管道(1),形成多个循环回路;
通过测温装置实时监测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监控器(4)采集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设置温度阈值,控制冷却主机(1)的开启和关闭;冷却主机(1)使冷却管道内的介质强制循环和冷却,并根据高压电缆载流量和排管内环境温度调整流速,通过降低密闭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和加速高压电缆本体散热,使高压电缆本体温度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主机(1)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内的温控装置、循环泵(5)、制冷机(6)及水箱(7),外接电源及自来水管;
所述的水箱(7)分别与制冷机(6)和主冷却管道(2)连接,制冷机(6)用于水箱内水的制冷,主冷却管道(2)上设循环泵(5),机壳上设散热风扇(8),温控装置与制冷机(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装置包括置于水箱内的水箱温度传感器(10)和排管内的光纤测温装置(11),水箱温度传感器(10)用于监测水箱内水的温度,并将该温度值传输给温控装置,光纤测温装置(11)用于监测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器包括集控模块、继电器和接触器,集控模块采集冷却主机工作状态、排管内环境温度和水箱内水温度,集控模块设置温度阈值,发控制指令给继电器,继电器通过接触器控制冷却主机电源的开关,从而控制冷却主机的开启和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冷却管道(2)上设有流速传感器(12),该流速传感器(12)与监控器(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支冷却管道(3)上设有调节阀(13)和流量监测传感器(14),所述的调节阀(13)和流量监测传感器(14)分别与监控器(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电缆排管(9)的两端端口采用堵头封堵。
8.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方法,其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安装于高压电缆排管内的光纤测温装置实时监测排管内的温度,当监测的排管内温度达到开启温度阈值时,监控器给指令,接着继电器发出开启动作指令,循环泵、制冷机和散热风扇启动,制冷机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冷却后,循环泵将冷却水泵入高压电缆排管内的分支冷却管道,经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再流入水箱内继续进行制冷,通过反复循环流动,降低高压电缆排管内的环境温度,当排管内温度达到关闭温度阈值时,监控器给指令,接着继电器发出关闭动作指令,循环水泵、制冷机和散热风扇关闭,完成整个降温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高压电缆载流提升的不同需求调整冷却管道内水的流速,通过降低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和加速高压电缆本体散热使高压电缆本体温度降低,实现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动态提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温控装置根据水箱内水的温度控制制冷机的工作,从而使水箱内水的温度保持在某一设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3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直流合成电场测量仪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粮食分拣的风力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