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冷工况预制保冷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3942.7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谷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嘉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02;F16L59/10;C08L75/04;C08K7/26;C08K9/04;C08K9/02;B29C44/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景鹏飞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况 预制 保冷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冷工况预制保冷管,该保冷管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钢管、PIR管壳、玻璃纤维层、PU发泡层以及外护管;PIR管壳为改性PIR管壳。同时还提供了该深冷工况预制保冷管的生产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全无接缝的预制保冷系统,有效解决目前存在安装周期长以及工艺复杂的缺点,安装效率提高60%以上;采用改性聚异氰脲酸酯作为PIR管壳主材料,通过加入二氧化硅气凝胶、填充粉末以及改性液,成型后具有更加优秀粘结强度、防压抗震以及防水防潮性能,同时具有更为优秀的超低温热传导率,显著降低介质传导消耗;采用金属整体成型外护,具有优秀的防火及耐候性,使用寿命大于20年;节省材料成本、原材料利用率上升、减轻环保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深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冷工况预制保冷管。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LNG市场的蓬勃发展,大型LNG接收站的投资建设加快加大。LNG深冷管道保冷系统一直沿用传统方法,耗时耗人工,经济性和时效性跟不上建设发展的步伐。传统的保冷系统存在的问题有:
1、传统保冷系统有成千上万条拼接缝,因为管道及环境温差而发生收缩膨胀开裂,容易造成硬质保冷材料脱开错位等,从而形成贯穿缝,造成管道外部凝露结冰、冷能损失。2、传统保冷系统密封材料(保冷胶泥)因老华或施工不到位而失效,导致系统进水或发生水气渗透,进而导致冷能损失。3、部分接收站中由于使用不合格标准的保冷系统,材料衰减失效,导致结露、结冰,冷能损失。4、LNG接收站部分设备出口等振动管线。因管线振动导致硬质/半硬质保冷材料接缝开裂,无法保证系统持续密封性能,从而漏冷结冰。5、储罐罐外垂直管道修复困难。储罐整体高度达50米,一旦罐外管道发生保冷失效,在线修复难度及安全隐患大,维修成本非常高。6、部分设备及管件检修。因检修拆除的PIR废弃物讲解周期长,造成环保问题,处理困难;PIR系统在线维修困难,维修后保冷效果差。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方便安装,节约材料,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保冷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冷工况预制保冷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冷工况预制保冷管,该保冷管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钢管、PIR管壳、玻璃纤维层、PU发泡层以及外护管;PIR管壳为改性PIR管壳。进一步地,生产工艺如下:
(1)对钢管表面进行预处理,去除毛刺、灰尘以及油污;
(2)根据钢管的尺寸对PIR管壳进行切割,将切割成型的PIR管壳安装包裹于钢管表面,并用玻璃纤维胶带绑扎,作为玻璃纤维层;
(3)将外护管固定在穿管发泡平台上,与步骤(2)中已完成PIR管壳包裹的钢管,形成同心圆的形式,外护管两端用圆盘固定密封在钢管上,使内部空间形成密闭的空间结构;开启发泡机,将PU混合料从管段中心预留发泡孔注入外护管与钢管夹层间形成PU发泡层;注料完成后封闭预留发泡孔;
(4)成品检验完成后入库保存。
进一步地,PIR管壳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聚异氰脲酸酯:50~62%、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填充粉末:10~15%以及改性液:8~15%;改性液包括稀释剂、聚乙烯醇、聚四氟乙烯以及磷酸铝液。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PIR管壳的制备方法如下:
(a)取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将其放入改性液中,升温搅拌均匀后保温备用;
(b)取用聚异氰脲酸酯,升温至其完全熔融,依次加入填充粉末以及步骤(a)中溶有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改性液,搅拌均匀后浇注成型,获得PIR管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嘉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嘉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3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