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伞具的蜂巢装置及伞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4024.6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林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6 | 分类号: | A45B25/06;A45B2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欣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1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伞具 蜂巢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伞具的蜂巢装置,包括中棒、轴承筒及上蜂巢,其中,轴承筒设置在中棒一端,上蜂巢套设于轴承筒,以实现与上蜂巢连接的伞骨和伞布相对于中棒的旋转运动。本发明的上蜂巢通过轴承筒设置在中棒一端,使得上蜂巢能够绕轴承筒并相对于中棒旋转,当面对强风时,与上蜂巢连接的伞骨及伞布受风力作用绕轴承筒并相对于中棒旋转,使得伞骨及伞布能够自动调整自身位置以最合适的角度抗风,从而大大提升了伞具的抗风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伞具的蜂巢装置及伞具。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能够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阳光等的工具,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外出旅行必不可少的工具。
伞具中的蜂巢装置是联结伞具中棒和伞具支骨的,起固定开合的作用。目前,伞具中的蜂巢装置分为按压式和推拉式两种,其中,按压式蜂巢装置通过按钮触发预置的弓片以实现伞具的开合,在收伞的过程中,需要先按动按钮再下拉蜂巢,动作过程比较繁琐,且按钮容易损坏,影响伞具的使用寿命,而由于弓片内置于中棒,故此类蜂巢装置不适用于旋转伞;推拉式蜂巢大多采用勾扣的形式,利用下蜂巢与上蜂巢形成卡扣固定,再通过拉筒解锁卡扣以实现伞具的开合,此处的卡扣同时也是受力工作位,非常容易磨损,对材料强度、生产要求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现有市场上的蜂巢装置大多与伞具的中棒固定连接,导致伞具的支骨和中棒的位置相对固定,在面对强风时,伞具与最合适的迎风角度不匹配,抗风能力较弱。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伞具的蜂巢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伞具的蜂巢装置及伞具,旨在解决现有的伞具抗风能力较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伞具的蜂巢装置,包括:中棒、轴承筒及上蜂巢;
所述轴承筒设置在中棒一端,所述上蜂巢套设于轴承筒,以实现与所述上蜂巢连接的伞骨和伞布相对于中棒的旋转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伞具的蜂巢装置,还包括:下蜂巢及拉筒;
所述拉筒套设于中棒,所述下蜂巢位于拉筒与上蜂巢之间,且套设于中棒及拉筒靠近上蜂巢一端,伞具开合时,所述拉筒带动下蜂巢沿中棒的轴向运动,以实现所述下蜂巢与上蜂巢的固定及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拉筒靠近下蜂巢一端形成有向远离中棒方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下蜂巢的内壁形成有向靠近中棒方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所述拉筒带动下蜂巢向上蜂巢运动时,所述凸起部与第一倾斜部远离上蜂巢一侧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面位于靠近上蜂巢一侧,所述上蜂巢靠近下蜂巢一端形成有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倾斜面位于靠近下蜂巢一侧,所述拉筒带动下蜂巢向上蜂巢运动时,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部的倾斜面抵接并相互挤压,使得所述第一倾斜部向远离中棒方向移动,所述凸起部越过第一倾斜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蜂巢靠近下蜂巢一端形成有向远离中棒方向延伸的弹性弯曲部,所述下蜂巢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拉筒带动下蜂巢向上蜂巢运动时,所述弹性弯曲部伸入卡槽,并挤压在所述拉筒的外壁与下蜂巢的内壁之间,使得所述下蜂巢与上蜂巢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拉筒远离下蜂巢的外壁形成有把持结构,以方便推动所述拉筒带动下蜂巢向上蜂巢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把持结构为环绕所述拉筒外壁且向远离中棒方向延伸的把持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蜂巢通过螺栓与轴承筒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轴承筒的材质为五金或塑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4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