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孵化装置、虾卵孵化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4158.8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徐跑;何杰;邴旭文;许洪杰;徐钢春;刘国锋;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孵化 装置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孵化装置、虾卵孵化方法、应用,所述孵化装置包括箱体、进料口、出料口以及用于承载待孵化的受精卵的承载件,箱体内设有可沿所述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的升降架体,所述承载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内。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待孵化的受精卵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受到箱体内的水流的冲荡,使其充分接触溶解氧,不堆积,达到仿生孵化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抱卵虾受精卵的孵化率,而且孵化条件可控,使孵化时间大大缩短,苗种成活率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小龙虾孵化方法大多是需要抱卵虾受精卵附着母体腹肢进行孵化,存在孵化效率低和苗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孵化装置、虾卵孵化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于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虾作为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由于具有很高的食疗营养价值,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而小龙虾作为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养殖是水产养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因小龙虾的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而具有养殖优势。
通常,由于小龙虾的繁殖为雌雄交配,体内受精,然后受精卵排出体外,粘附在雌虾的腹肢上进行发育,所以野生的小龙虾都是必须附着母体腹肢进行孵化。一般,抱卵虾受精卵包括乳白色、褐色、出现眼点和橘红色主要四个阶段发育,经过主要四个阶段发育后发育成虾苗离开母体或继续粘附在腹肢上。
目前,我国小龙虾的苗种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野外天然苗:野外捕捞的小型个体,食用性不高,但可作为养殖苗种,但这种苗质量难以保证,往往带病成活率不高;2)在池塘内人工放种进行天然繁殖,然后捕苗的方法,由于小龙虾一次难以捕尽,清塘去除效果差,不同年龄的亲虾会混在一起,这种情况下亲虾和苗的成活率均较低;3)购买抱卵虾放入池塘内进行孵化,由于抱卵虾往往带菌导致其发育同步性得不到保障,使产苗生产周期大大延长,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因此,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小龙虾孵化方法大多是需要抱卵虾受精卵附着母体腹肢进行孵化,存在孵化效率低和苗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孵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小龙虾孵化方法大多是需要抱卵虾受精卵附着母体腹肢进行孵化,存在孵化效率低和苗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孵化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用于输入物料的进料口,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排出物料的出料口,所述孵化装置还包括
承载件,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待孵化的受精卵;以及
升降架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升降架体可沿所述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承载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内,可在所述升降架体进行移动时带动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待孵化的受精卵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受到箱体内的水流的冲荡,达到仿生孵化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虾卵孵化方法,采用上述的孵化装置,所述虾卵孵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孵化的受精卵承载在所述孵化装置的承载件上,通过进料口将用于孵化受精卵的孵化液输送至箱体内,同时,通过升降架体沿所述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来带动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箱体内侧壁边线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待孵化的受精卵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受到箱体内的水流的冲荡,达到仿生孵化效果;其中,所述孵化装置是设置在孵化车间内,且所述孵化车间内孵化装置的数量是至少一个,优选的,所述孵化车间内孵化装置的数量是50-100个。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虾卵孵化方法在水产品规模化繁育中的应用。所述水产品可以是小龙虾、青虾、草虾、对虾、明虾、螃蟹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4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