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4443.X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浩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按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B01D24/1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产生 死角 暗流 组件 鱼缸 | ||
1.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缸本体(1)、暗流组件(2)、过滤盒(4)和回流机构(5);暗流组件(2)位于鱼缸本体(1)内左下角,且暗流组件(2)设置于鱼缸本体(1)前后端内壁之间;过滤盒(4)设置于鱼缸本体(1)右侧上端,且过滤盒(4)与鱼缸本体(1)可拆卸连接;回流机构(5)位于过滤盒(4)前侧上端,且回流机构(5)与过滤盒(4)可拆卸连接;暗流组件(2)包括第二管(23)、第一管(3)、涡轮叶片(34)和转动轴(33),转动轴(33)与鱼缸本体(1)前后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鱼缸本体(1)前侧外壁上设有电机(35),电机(35)输出轴末端与转动轴(33)前端固定连接,鱼缸本体(1)后侧设有联动机构(7),联动机构(7)与转动轴(33)后端固定连接;第一管(3)套接于转动轴(33)上,转动轴(33)前后端部转动配合连接有定位块(24),定位块(24)位于第一管(3)前后两端,且第一管(3)内壁与定位块(2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5);第二管(23)内设有前后贯穿的通道(21),第二管(23)通过通道(21)套接于第一管(3)外侧,第一管(3)与第二管(23)转动配合连接,第二管(23)固定连接于鱼缸本体(1)前后端内壁之间,第二管(23)下端设有暗流槽(22),暗流槽(22)与通道(21)相通,第一管(3)上设有螺旋槽(31),螺旋槽(31)与暗流槽(22)之间始终存在相交口(32);涡轮叶片(34)位于定位块(24)之间,涡轮叶片(34)均匀分布于第一管(3)内,且涡轮叶片(34)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其特征在于:联动机构(7)包括检修壳(77)、转盘(71)、中心齿(72)、行星齿(73)、齿环(74)和套筒(26),检修壳(77)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鱼缸本体(1)后侧,中心齿(72)位于检修壳(77)内,中心齿(72)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3)后端,套筒(26)与后端定位块(24)固定连接,转盘(71)位于检修壳(77)内,转盘(71)固定连接于套筒(26)后端,套筒(26)与鱼缸本体(1)后端壁体转动配合连接,转盘(71)后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三根定位杆(75),定位杆(75)位于转盘(71)边缘位置,且定位杆(75)呈120度均匀分布,行星齿(73)分别与定位杆(75)转动配合连接,且行星齿(73)分别于中心齿(72)齿合连接,齿环(74)通过第二连接杆(76)固定连接于检修壳(77)内壁之间,且齿环(74)齿合连接于行星齿(73)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其特征在于:鱼缸本体(1)上端设有缸盖(11),缸盖(11)与鱼缸本体(1)右侧壁体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其特征在于:过滤盒(4)包括缓冲区(41)、盖板(45)和过滤区(42),缓冲区(41)位于过滤区(42)后侧,盖板(45)覆盖于过滤盒(4)顶部,过滤盒(4)壁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46),安装杆(46)与盖板(45)滑动配合连接;缓冲区(41)与过滤区(42)之间相通设有通槽(43),过滤区(42)内嵌设有滤芯(422),过滤区(42)底部螺纹连接有排泄塞(421),缓冲区(41)后侧设有出水槽(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出水槽(44)的高度低于通槽(43)的高度,出水槽(44)处设有凸沿(441),凸沿(441)向出水槽(44)后下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产生无死角暗流组件的鱼缸,其特征在于:鱼缸本体(1)右侧上方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前后延伸,过滤盒(4)右侧上方设有安装板(47),安装板(47)与安装槽(12)滑动配合连接,安装板(47)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槽(472),收纳槽(472)关于安装板(47)前后对称,收纳槽(472)内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挡杆(4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按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按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44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