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4914.7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胜威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052;H01M10/44;H01M10/613;H01M10/6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回收 穿刺 放电 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池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包括传输有电池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对电池进行穿刺放电的穿刺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隔件,所述电池均同向设置且分别位于相邻分隔件之间,所述穿刺机构由支撑架、下压组件、穿刺针以及放电壳体,所述放电壳体内部设有对电池进行检测的检测电路。本发明可置放电壳体能够实现对于电池进行检测,进而能够根据电池的电量判断是否需要对于电磁进行穿刺,进而能够实现对于含电电池进行针对性穿刺,进而无需对于无电电池进行穿刺,进而能够大大节约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在锂电池使用完毕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避免锂电池对于环境造成污染,而在锂电池的进行批量回收处理的过程中,会造成电池的急剧放电,有可能导致局部过热甚至发生爆炸,因此对于回收废旧锂电池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放电处理处理。
在回收锂电池的放电工艺中目前对其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是穿刺放电,在对于电池进行穿刺放电的过程中,不会对于电池中残余电量进行检测,故需要对于每个电池均进行穿刺,而且在穿刺放电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液氮对于电池进行降温,避免电池在穿刺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导致电池爆炸等情况发生,过程对于每个电池均进行穿刺不但会使得穿刺的效率较低,而且在过程中也会增加液氮的使用量,使得穿刺成本增加。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电池进行快速穿刺放电的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包括传输有电池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对电池进行穿刺放电的穿刺机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隔件,所述电池均同向设置且分别位于相邻分隔件之间,所述穿刺机构由支撑架、下压组件、穿刺针以及放电壳体,所述放电壳体内部设有对电池进行检测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有改变下压组件以及传送带工作状态的第一电磁铁以及第二电磁铁,所述穿刺针通过下压组件控制其上下运动,所述放电壳体上顶壁设有环形设置且内部盛有液氮的储液壳体,所述储液壳体与放电壳体内部连通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中,所述放电壳体内设有分别与电池正负两极相接触的金属片,所述检测电路通过金属片与电池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中,所述下压组件由液压壳体、液压板、伸缩杆以及驱动机构组成,所述液压板与穿刺针均密封滑动连接在液压壳体内,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伸缩杆控制液压板的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中,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以及齿轮组组成,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组控制伸缩杆的运动方向,所述齿轮组可通过第一电磁铁改变自身传动方向。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中,所述放电壳体上顶壁设有能够方便将穿刺针与电池分离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高度大于电池侧放高度。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中,所述穿刺针由连接块与针头组成,所述连接块密封滑动连接在液压壳体内,所述针头位于连接块底端且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为磁性材质。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中,所述储液壳体与放电壳体之间设有通过连接块位置控制其开闭的磁性开关。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回收用穿刺放电机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传送带将会带动电池运动,电池将会进入到放电壳体内部进而实现检测电路与电池连通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胜威,未经张胜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4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齿工况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多形拟杆菌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