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制作方法、悬架系统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5328.4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博士;蒯振;葛俊;武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B22F12/00;C22C21/02;B33Y10/00;B33Y80/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转向 制作方法 悬架 系统 汽车 | ||
1.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包括:中部设置有轴孔(11)的轴孔连接座(1)以及多个由所述轴孔连接座(1)向外延伸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相应车辆部件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由3D打印机根据预设数据建立的模型进行打印得到的一体成型的所述3D打印后转向节,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连接臂的非受力路径上的镂空减重结构;
间隔设置于所述轴孔连接座(1)周向上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孔(12),以及由所述安装孔(12)的孔壁沿预设方向延伸形成的筒状或半筒状结构,部分相邻的筒状或半筒状结构之间通过薄壁连接,所述预设方向为平行于所述轴孔(11)的轴向的方向;
设置于所述连接臂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受力路径形成为不等厚的且形状不规则的立体结构,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连接结构之间通过所述加强筋连接,至少部分所述连接臂与另一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轴孔连接座(1)之间通过另外的所述加强筋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的数量为四个,包括:对应预设正方形的四个角顺次设置的第一连接结构(13)、第二连接结构(14)、第三连接结构(15)和第四连接结构(16),其中,所述预设正方形的中点位于所述轴孔(11)的轴线上;
多个所述连接臂包括:
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3)且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臂(2),所述第一连接臂(2)靠近所述轴孔连接座(1)的一端设置有H臂连杆安装部(21),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轴孔连接座(1)的一端设置有上端臂安装部(22);
对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4)且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臂(3),所述第二连接臂(3)远离所述轴孔连接座(1)的一端设置有前束拉杆安装部;以及,
对应所述第三连接结构(15)且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的第三连接臂(4),所述第三连接臂(4)远离所述轴孔连接座(1)的一端设置有H臂安装部;
所述加强筋包括:
第一加强筋(5),所述第一加强筋(5)分别连接第一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接结构的半筒状结构和轴孔连接座(1);
第二加强筋(6),所述第二加强筋(6)连接所述前束拉杆安装部和所述H臂安装部;
第三加强筋(7),所述第三加强筋(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和所述H臂安装部;
第四加强筋(8),所述第四加强筋(8)形成为网状结构,分别连接第二连接结构(14)的筒状结构、第三连接结构(15)的筒状结构、所述前束拉杆安装部和所述H臂安装部;
所述第一加强筋形成为叉状,包括叉柄和两个叉尖;
所述叉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预设连接点,所述预设连接点位于所述H臂连杆安装部和所述上端臂安装部之间;
两个叉尖分别与第四连接结构的半筒状结构和轴孔连接座(1)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6)、所述第三加强筋(7)和所述第二连接臂(3)形成为三角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后转向节,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臂还包括:
与所述轴孔(11)的轴向垂直,且向外延伸的两个卡钳连接臂(9),且在所述卡钳连接臂远离所述轴孔连接座(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卡钳安装部;
其中,两个所述卡钳连接臂中的第一卡钳连接臂(91)对应所述第三连接结构(15)设置,第二卡钳连接臂(92)对应所述第四连接结构(16)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后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还包括:
多个第五加强筋(10),所述多个第五加强筋由所述第一卡钳连接臂(91)分别向所述第二卡钳连接臂(92)和所述第三连接臂(4)处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后转向节,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预设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还设有三个制动盘安装结构(20),三个所述制动盘安装结构(2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所述第二连接臂(3)和所述第三连接臂(4)上,且所述制动盘安装结构上均形成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后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安装座形成为圆环结构或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橡胶衬套的容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53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水质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分体嵌合结构的下颏植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