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除菊芋种子休眠促使萌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5568.4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2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霞;陈文瑞;李春阳;李春鸣;郭晓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除 菊芋 种子 休眠 促使 萌发 方法 | ||
实际生产中菊芋经常采用块茎或匍匐茎进行无性繁殖,但为了提高菊芋的生产性能,往往要对其进行杂交育种改良,且杂交改良后的性状只能通过种子的有性繁殖来选育传递。有时为了加快育种进程,使新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发挥其生态经济价值,还要连续进行异地加代繁殖选育。但在这些过程中,菊芋种子由于休眠而使其萌发率低或纯粹不萌发,极大地影响了菊芋田间出苗率和建植率。为了破除菊芋种子休眠,使其不再成为生产和育种过程中的障碍,本发明研究采用乙烯利、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芋种子进行处理,研发出采用乙烯利破除菊芋种子休眠,使其萌发的方法,为研究菊芋生理生化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更好的利用菊芋植物资源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除菊芋种子休眠促使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又名洋姜,属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属(Helianthus L)多年宿根生草本植物,其适应性强,耐贫瘠,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可充分挖掘沿海滩涂、盐碱荒地及不适宜粮食种植的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也可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新兴经济作物进行开发利用。菊芋块茎营养丰富,是生产菊粉主要原料,菊粉是理想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同时也是生产低聚果糖、多聚果糖、高果糖浆、结晶果糖等产品的原料,可用于奶粉、奶酪、液态奶、配置高膳食纤维,增加风味、平衡饮食;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可以降低血脂血糖、促进矿物质吸收、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道健康。菊芋茎叶产量高,蛋白质丰富,适口性好,是家畜的优质饲料。菊芋还能够加工成生物燃料,属于生物能源植物。
实际生产中菊芋经常采用块茎或匍匐茎进行无性繁殖,但为了提高菊芋的生产性能,往往要对其进行杂交育种改良,且杂交改良后的性状只能通过种子的有性繁殖来选育传递。有时为了加快育种进程,使新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发挥其生态经济价值,还连续进行异地加代繁殖选育。但在这些过程中,菊芋种子由于休眠而使其萌发率低或纯粹不萌发,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菊芋田间出苗率和建植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了乙烯利、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芋种子进行处理,研发出采用乙烯利破除菊芋种子休眠,使其萌发的方法,为研究菊芋生理生化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更好的利用菊芋植物资源奠定了基础。本发明方法为:
S1采集菊芋种子备用;
S2将菊芋种子去壳;
S3去壳后的菊芋种子经过乙烯利溶液浸泡后捞出;
S4将浸泡后的菊芋种子冲洗干净。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种子置于4-6℃的种子库保存。
进一步的,乙烯利溶液浓度为100-300mg/l。
进一步的,种子浸泡时间为1-5h。
进一步的,将浸泡后的菊芋种子冲洗干净,置于25℃恒温进行萌发。
进一步的,种子去壳方式为手工剥离或机器剥离。
进一步的,乙烯利溶液浓度为100mg/l。
进一步的,种子浸泡时间为1-3h。
本发明的益处在于,提出了一种破除菊芋种子休眠,促使种子萌发的方法,使得菊芋种子可以萌发,从而使菊芋的杂交性状得以顺利选育和改良,为菊芋生产利用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以及菊芋这一资源更好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方法步骤简单,材料易得,种子萌发率高,十分便于大规模应用,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和科研意义。
附图说明
图1:25℃恒温条件下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菊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2:25/10℃变温下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菊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民族大学,未经西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5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印花布机械雕刻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领域多轮问答的对话状态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