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拌混凝土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5615.5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彦琪;曾维;答宇乐;张圆;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C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屈服 应力 塑性 粘度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拌混凝土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锥形漏斗、L形箱、手工闸门、条形水准泡、实验平板和脚轮调整块,锥形漏斗底部通过手工闸门与L形箱上部一侧突出顶面相连通,通过该装置可直接测量得出新拌混凝土的排空时间和流动长度,并通过屈服应力与流动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塑性粘度与排空时间的关系,在直接测得流动长度和排空时间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拌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从而准确定量的描述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本发明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本发明一种新拌混凝土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装置简单易加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对混凝土生产和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定量表征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拌混凝土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设项目高度和难度的逐渐增大,混凝土工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高流动性,更体现在对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上和与项目需求的匹配性上。而目前混凝土工作性能最广泛的测试手段仍是坍落度试验,该指标单一且为定性指标,远远无法满足当前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要求;流变仪可以从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两个指标准确且定量的表征混凝土工作性能,但是流变仪价格昂贵、检测环境要求高,无法在混凝土出厂检测和施工场地大范围高频次使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即操作简单又能够较准确表征混凝土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装置与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拌混凝土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装置与检测方法,解决目前工程中混凝土工作性能检测指标单一,无法量化的难题,通过屈服应力与流动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塑性粘度与排空时间的关系,在直接测得流动长度和排空时间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拌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从而准确定量的描述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本发明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拌混凝土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检测装置,包括锥形漏斗、L形箱、手工闸门、第一条形水准泡、第二条形水准泡、实验平板和脚轮调整块,所述L型箱由上部一侧凸出顶面和下部溜槽组成,所述锥形漏斗底部通过手工闸门与L形箱上部一侧突出顶面相连通,所述第一条形水准泡水平固定于L形箱的下部溜槽的上边缘,所述第二条形水准泡水平固定于L形箱的短侧面的上边缘,所述L形箱固定于实验平板上,所述试验平板底部四周通过4个脚轮调整块支撑;锥形漏斗内壁设置圆形截面的肋条,所述肋条呈连续螺旋向下状固定在锥形漏斗内壁。
本发明中,所述锥形漏斗上口内径为15cm~20cm,下口为8~9mm,高35cm~40cm;锥形漏斗底部即下口处与手工闸门相连,肋条截面直径为2mm~5mm。
本发明中,所述L形箱宽为15cm~20cm,长度为100cm~130cm,下部溜槽部分高为15cm~20cm,无封盖,短侧面水平面高于长侧面的水平面8cm~10cm,L形箱短侧面的顶面设置有圆形开口,其大小与锥形漏斗下口一致;L形箱两个长侧面采用透明刚性PVC板材质,厚度≥10mm,L形箱长侧面外侧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最小分度值为1mm。
本发明中,所述手工闸门采用不锈钢材质,由两片形状对称的半圆拼接长条状手柄组成,由一个铰接点铰接,通过手柄开合,开合最大角度为180°,设置在锥形漏斗底部位置,并与L形箱凸出部分的顶面圆孔相连通。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条形水准泡、第二条形水准泡为市售高精度条形水准泡,第一条形水准泡设置在L形箱透明侧边的中间上边缘处,第二条形水准泡设置最短侧边的上边缘,1#、第二条形水准泡均与L型箱底面相平行。
本发明中,所述实验平板为刚性轻质铝合金材质平板,厚度为2~3cm,与L形箱的底面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中,所述脚轮调整块有4个,分别固定在实验平板的四个角处,起到支撑和调平装置的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新拌混凝土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5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国密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电厂单线供热热网监控计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