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导线线夹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6555.9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5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尔生;官澜;李占群;胡君慧;文卫兵;李晋;景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冀志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导 线线 三维 模型 参数 建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导线线夹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和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变电导线线夹型号库,并采用参数化的方式在型号库中对各类导线线夹的名称、型号、默认族及关键形状信息等基本静态参数进行描述;2)建立变电导线线夹模型库,并以各变电导线线夹的默认族参数值对建立的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进行命名,同时确定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的动态调整参数;3)根据待夹持导线的实际情况,从型号库中选取相应型号的导线线夹,并根据选择导线线夹的默认族参数值,从模型库中提取出导线线夹基本模型;4)根据待夹持导线的实际参数,对导线线夹基本模型进行调整,得到导线线夹三维实体模型。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变电线夹三维建模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导线线夹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和系统,属于变电站工程三维建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每个变电站工程的三维设计模型,都要进行设备、导体、金具等一系列模型的创建,其中就包括导线线夹模型的创建。
现有的导线线夹建模方式,都是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手工绘制图形的方式来建模,例如采用AutoCad,Revit,CATIA等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而通过专业绘图软件进行建模,通常要求设计人员掌握一种或多种绘图软件,而且由于实际工况的不同,通常要求导线线夹的整体或部分模型的尺寸也不一样,因此绘图过程繁琐,容易出错,效率低。
另外,如果建模的导线线夹,因为某个参数不同需要修改调整时,只能在绘图软件中,重新绘制该导线线夹的金具模型。流程复杂,效率低下,导致人工成本极大消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导线线夹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和系统,通过参数化建模方式,使得设计人员无需再使用第三方专业绘图软件手工绘制导线线夹的方式进行建模,只需要通过修改参数的方式即可完成导线线夹建模,更加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变电导线线夹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变电导线线夹型号库,并采用参数化的方式在型号库中对各类导线线夹的基本静态参数进行描述,其中,基本静态参数包括名称、型号、默认族及关键形状信息;2)建立变电导线线夹模型库,并以各变电导线线夹的默认族参数值对建立的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进行命名,同时确定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的动态调整参数,以便对建立的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进行参数化编辑;3)根据待夹持导线的实际情况,从步骤1)中建立的型号库中选取相应型号的导线线夹,并根据选择导线线夹的默认族参数值,从步骤2)中建立的模型库中提取出对应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4)根据待夹持导线分裂数、分裂间距、外径、待加持点的实际位置、导线走向,对得到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的动态调整参数进行调整,得到导线线夹三维实体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建立变电导线线夹型号库,并采用参数化的方式在型号库中对各类导线线夹的基本静态参数进行描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根据变电导线线夹功能不同,对变电导线线夹进行分类,包括设备线夹、变线线夹、耐张线夹、T型线夹;1.2)获取各类变电导线线夹的名称、型号参数及关键形状信息,并采用参数化的形式对各类变电导线线夹进行静态描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建立变电导线线夹模型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1)根据变电导线线夹的分类,梳理出需要创建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2.2)整理每类变电导线线夹的动态调整参数,并分别建立与型号库中各变电导线线夹的默认族参数值相同名称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选择导线线夹基本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1)根据待夹持导线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导线线夹型号和类型;3.2)根据确定的导线线夹型号和类型,从型号库中查找到对应的导线线夹及其相关参数;3.3)根据从型号库中查找到的导线线夹的默认族参数值,从模型库中查找到对应的导线线夹基本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6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导向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智能人体测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