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l-Zn-Mg-Cu合金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7097.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丁小理;刘志成;刘经发;朱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2;C22C1/06;C22F1/05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l zn mg cu 合金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Al‑Zn‑Mg‑Cu合金及制备工艺,该合金T6状态下抗拉强度σb≥590Mpa,屈服强度σ0.2≥560Mpa,断后延伸率δ≥12%,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阳极氧化性能优秀,氧化膜连续无裂纹,适合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或框架结构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l-Zn-Mg-Cu合金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一方面,通过在铝中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再经过一系列加工与热处理能得到机械性能良好的铝合金;另一方面,铝合金可回收再利用,加工性能良好。由于上述两方面的优点,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制造中。
手机方面,随着手机屏幕的屏占比越来越大,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大尺寸的屏幕,对边框用铝合金材料的强度与加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成熟的6系铝合金力学性能只能达到接近400MPa的水平。若继续添加合金元素进行强化,由于各元素在铝中固有的固溶度,会导致强度无法继续提升,合金元素的增加反而会影响阳极氧化效果,导致阳极氧化后发麻发哑。常规的7系合金虽然强度能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合金含量在10%左右,合金含量高,合金中大量Zn元素在阳极氧化参与阳极反应,会导致氧化膜疏松甚至出现开裂与爆裂或者脱落的情况,即使有部分产品在机加工后不进行阳极氧化,现有的7系合金也无法满足电子结构件要求的小机加工变形量,喷涂等加工后表面细腻的效果,无法得到量产应用。
综上,仍需新的方法来提升铝合金的强度和阳极氧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Al-Zn-Mg-Cu合金及制备工艺,该合金抗拉强度超过590MPa,阳极氧化性能优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Al-Zn-Mg-Cu合金,所述Al-Zn-Mg-Cu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制备原料:
Zn:6.7~7.2%,
Mg:1.7~2.2%,
Cu:0.20~0.45%,
Mn:0.15~0.30%,
Zr:0.05~0.20%,
余量为Al;
所述Al-Zn-Mg-Cu合金中,Zn和Mg的质量比Zn/Mg为3.0~4.0,Zn和Mg的元素总量≤9.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l-Zn-Mg-Cu合金,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合金T6状态下抗拉强度σb≥590Mpa,屈服强度σ0.2≥560Mpa,断后延伸率δ≥12%。
该合金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阳极氧化性能优秀,氧化膜连续无裂纹,适合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或框架结构材料。
在设合金成分设计时,除添加主要合金元素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外,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可以控制材料的晶粒组织,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本发明实施例的Al-Zn-Mg-Cu合金中,Zn和Mg元素是形成强化相的主要合金元素,两者同时存在会形成η(MgZn2)和T(A12Mg2Zn3)等时效强化相,合金随着Zn、Mg含量的增加,其抗拉强度随之增加。本本发明实施例的Al-Zn-Mg-Cu合金按Zn/Mg为3.0~4.0的质量比设计,目的是使Zn与Mg可以充分利用,并能形成细小弥散MgZn2(η)的析出强化相。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Al-Zn-Mg-Cu合金规定了Zn和Mg合金元素的总量在9.2%以下,这样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能更好的降低材料的微观和宏观偏析,也能更好的满足阳极氧化及其它表面处理方式的要求,保证高品质的外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屏蔽波纹管
- 下一篇:一种利用线缆张力减少屏蔽件数量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