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7277.9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贲华;路林;储铖;王银茂;温建林;朱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48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林怡妏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区域 显示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无用户操作时,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界面全屏显示列车PIS系统推送过来的信息;当用户触摸显示界面时,智能透明车窗采集到用户的触摸位置信息,生成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并将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机芯板,机芯板判断用户在触摸显示界面之前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若是,则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从PIS信息显示界面切换至全屏透明状态,如此无需用户主动退出原先全屏显示的内容,增加乘客操作显示的灵活性,并且控制板同时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一智能功能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透明显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无论是车辆业主,还是乘客都对车窗玻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车窗只能起到一块安全玻璃以及提供乘客欣赏车窗外景色的作用。所以在车窗上集成透明显示就成为高铁、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的一大发展趋势。
现有轨道交通车窗上面已经开始集成透明OLED显示屏,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目前已集成透明OLED显示屏的车窗在显示图片、网页、视频时,其显示方式均是全屏显示,若此时乘客需要切换其他的图片、网页、视频,则需要退出原先全屏显示的图片、网页、视频,使车窗显示界面返回主界面后,再切换显示其他图片、网页、视频,如此会严重影响乘客使用时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解决目前已集成透明OLED显示屏的车窗全屏显示图片、网页、视频时影响乘客使用时的灵活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无用户操作时,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界面全屏显示列车PIS系统推送过来的信息;(b)当用户触摸显示界面时,智能透明车窗采集到用户的触摸位置信息,生成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并将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机芯板,机芯板接收到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后,判断用户在触摸显示界面之前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b-1)若是,则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从PIS信息显示界面切换至全屏透明状态,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一智能功能栏,同时锁定第一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步骤(b)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b-2)若否,则机芯板再次判断第一触摸位置信号是否是在已锁定的显示区域内;(b-2-1)若否,则机芯板判断智能透明车窗新增一名用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二智能功能栏,同时锁定第二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步骤(b-2)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b-2-2)若是,则机芯板搜索离用户触摸的已锁定显示区域最近的未被锁定显示区域,并获取其显示位置信息,生成第三显示位置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三控制信号和第三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在未被锁定显示位置显示第三智能功能栏,并锁定第三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分别包括车窗智能功能激活信号和车窗智能功能栏显示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至其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智能功能栏、第二智能功能栏和第三智能功能栏对应的显示区域在显示内容时,其所显示的内容初始显示尺寸为一预设的固定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