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可产甘露醇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的耐乙醇片球菌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817401.1 申请日: 2020-08-14
公开(公告)号: CN111925962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0
发明(设计)人: 毛丙永;崔树茂;云琳;唐鑫;翟齐啸;陆文伟;赵建新;张灏;陈卫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7/18;C12P11/00;A23L19/20;C12R1/01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代理人: 林娟
地址: 214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可产 甘露 醇和 丙基 二硫醚 乙醇 球菌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产甘露醇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的耐乙醇片球菌,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出了一株耐乙醇片球菌,此耐乙醇片球菌生长速度快,可抑制霉菌和酵母菌,并且,可高产有机酸、甘露醇和二烯丙基二硫醚,具体体现在:将此耐乙醇片球菌接种至泡菜原料中发酵,发酵12h,即可使泡菜中乳酸菌的活菌数达8.5lgCFU/mL,发酵24h,即可使泡菜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总活菌数低至1.6lgCFU/mL,发酵48h,即可使泡菜的pH值低至3.5,发酵96h,即可使泡菜中总酸的含量达0.6g/100g、甘露醇的含量达565.18mg/100g、二烯丙基二硫醚的含量达793.10μg/k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可产甘露醇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的耐乙醇片球菌,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泡菜是以新鲜蔬菜为原料,添加调味料,利用蔬菜自身附着的微生物或额外添加的乳酸菌发酵剂,在厌氧环境下进行乳酸发酵而制得的发酵食品。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例如,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洋葱、高丽菜等。

泡菜的生产主要依靠乳酸菌的发酵作用。研究表明,在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肠膜明串珠菌、变形链球菌、耐乙醇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等泡菜发酵优势菌株会产生有机酸等物质,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他杂菌的生长,同时产生甘露醇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等对泡菜特有风味的行程起决定性作用的风味物质(具体可见参考文献“Wisselink H,Weusthuis R,Eggink G,et al.Mannitol production by lactic acid bacteria:Areview[J].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2,12(2):151-161.”和“赵谋明,蔡宇,曹永等.10种市售鸡肉香精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6,32(9):275-287.”)。

因此,获得可高产有机酸和甘露醇、二烯丙基二硫醚等风味物质的乳酸菌对保证泡菜生产的成功率以及提升泡菜风味来说,十分关键。

但是,肠膜明串珠菌、变形链球菌、耐乙醇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等泡菜发酵优势菌株中,可高产有机酸和甘露醇、二烯丙基二硫醚等风味物质的并不多,例如,Loesche等人发现变形链球菌在含1.5%(w/v)蔗糖反应物中仅可产生0.1~0.3mg甘露醇(具体可见参考文献“Loesche WJ,Kornman KS.Production of mannitol bystreptococcus mutans[J].Archives ofOral Biology,1976,21:551-553”)。

因此,急需找到更多可高产有机酸和甘露醇、二烯丙基二硫醚等风味物质的泡菜发酵优势菌株以保证泡菜生产的成功率以及提升泡菜风味。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可高产有机酸、甘露醇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的耐乙醇片球菌(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

[技术方案]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耐乙醇片球菌(Pediococcusethanolidurans)VCQWZ3-L7,所述耐乙醇片球菌(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VCQWZ3-L7已于2020年07月3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12,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所述耐乙醇片球菌(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VCQWZ3-L7是从来源于重庆市的泡菜水样本中分离得到的,该菌株经测序分析,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测序得到的序列在NCBI中进行核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为耐乙醇片球菌,命名为耐乙醇片球菌(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VCQWZ3-L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