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拉线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7469.X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8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刘毅;陈金杰;郭公升;许旭;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南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40 | 分类号: | H01B17/40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5708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拉线 绝缘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型拉线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连接柱、固定框、两个夹紧单元、拉紧单元和锁定单元,所述的绝缘子本体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与固定框之间连有锁定单元,固定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夹紧单元,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有拉紧单元。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的绝缘子对穿过的电缆只是起到挂靠锁紧的效果,并不具有控制电缆张紧度的功能,电缆的张紧度需要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动调节,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往往受到风力的影响,在对电缆拉紧时动作幅度会较大,从而加大了人员高空作业的风险性等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型拉线绝缘子。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电位构件之间的器件,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传统的绝缘子对穿过的电缆只是起到挂靠锁紧的效果,并不具有控制电缆张紧度的功能,电缆的张紧度需要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动调节,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往往受到风力的影响,在对电缆拉紧时动作幅度会较大,从而加大了人员高空作业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拉线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连接柱、固定框、两个夹紧单元、拉紧单元和锁定单元,所述的绝缘子本体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与固定框之间连有锁定单元,固定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夹紧单元,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有拉紧单元。
所述的夹紧单元包括连接框、螺纹筒、夹紧块、连接筒和挤压筒,连接框安装在固定框的侧壁,连接框的外端安装有螺纹筒,螺纹筒的外端沿其周向均匀设有夹紧块,螺纹筒的外部与连接筒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连接筒的内壁设有挤压筒,具体工作时,转动连接筒,通过挤压筒对夹紧块外端的挤压使得夹紧块对绷紧后的电缆进行夹紧。
所述的拉紧单元包括拉紧机构、操作框、螺纹柱、转动手柄、挤压板、定位块、密封罩和两个卡接机构,固定框的内部设有拉紧机构,固定框的下端安装有操作框,操作框的中部与螺纹柱的中部为螺纹配合连接,螺纹柱的下端安装有转动手柄,螺纹柱的上端通过轴承与挤压板连接,挤压板与操作框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挤压板的中部安装有定位块,操作框的下端中部设有密封罩,且转动手柄位于密封罩内,操作框下端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卡接机构。
所述的拉紧机构包括定位框、两个变形支链、两个连接杆、两个绷紧绳,定位框安装在固定框的中部,定位框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变形支链,定位框与两个变形支链之间形成穿过腔体,挤压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滑动槽与连接杆的下端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连接的设置避免了连接杆影响滑动框的运动,连接杆的上端与变形支链连接,连接杆与定位块之间连有绷紧绳,绷紧绳对连接杆始终保持向内拉动的趋势,减小了连接杆顶动穿过框斜上方运动时连接杆内移的难度。
其中,所述的挤压筒的内壁与夹紧块的倾斜面之间为贴合状态,且夹紧块与螺纹筒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的变形支链包括两个第一角度板、穿过框、两个第二角度板、滑动框和复位弹簧,定位框与穿过框之间通过铰链与两个第一角度板连接,且两个第一角度板上下布置,穿过框与滑动框之间通过铰链与两个第二角度板连接,且两个第二角度板上下布置,滑动框的下端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固定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块与固定框之间连有复位弹簧,穿过框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
其中,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卡接块和内置弹簧,操作框下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两个卡接槽,卡接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卡接块连接,卡接块与卡接槽之间连有内置弹簧。
其中,所述的密封罩上端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卡位杆,卡位杆的外侧开设有卡位槽,且卡接块的内端位于卡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南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南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