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门扇下端间隙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7685.4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洋 |
主分类号: | B66B13/18 | 分类号: | B66B13/18;B66B13/26;B66B5/00;B66B1/06;B66B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门扇 下端 间隙 控制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梯门扇下端间隙控制机构,包括通过固定在门挂板上且通过门臂驱动的轿门,所述轿门一侧均安装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光幕,所述光幕的上端以及下端均安装有一组阻碍物检测机构,阻碍物检测机构由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或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和被感应金属组成,且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分别安装不同的光幕上;通过设计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轿门下端均加装一个检测开关,当电梯关闭轿门时,如果门扇下端间隙过大,检测开关无法输出信号,当门扇下端间隙在符合检测距离时,检测开关输出信号,这样就可以避免电梯在夹持细长类物体时的突然运行,保证了电梯乘客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梯门扇下端间隙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电梯最常见的门扇保护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种:红外线光幕,机械触板,红外光幕与触板组合。对于红外线光幕应用最广泛,光幕通过光束的发射极发出信号,接收极接收信号,每个发射极光束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大致是5~10CM(由厂家的制造工艺决定),因此对于细小的物体检测光幕是存在一定的盲区;机械触板保护装置:当轿门两侧的活动金属条被撞击时,会触发金属条后面的微动开关,输出开门信号。机械触板依靠撞击,长期使用容易损坏。并且对本系统内的故障,如微动开关失效,系统不能做出反应;光幕与触板组合虽然集前两者优点于一身,但是价格高昂,且触板的微动开关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损坏,维保人员通过调整动作的行程距离,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电梯在夹持异物运行时同样无法检测到,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检查有发现过这种情况。
电梯作为建筑物间的垂直交通工具数量与日俱增,各项技术不断完善,但是在电梯门扇的间隙控制从设计到制造还停在原地,电梯在关闭轿门时,轿门上端有关闭到位开关,可以保证轿门关闭时上端门扇间隙足够小,但是门扇下端间隙得不到保障。由于电梯光幕检测不到棒、狗绳等一类细长物体,因此在电梯轿门关闭时夹持这类物体电梯门扇下端间隙变大,同时电梯可以正常运行,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由于电梯门扇间隙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导致电梯门扇夹异物运行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提出电梯门扇下端间隙控制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梯门扇下端间隙控制机构,通过电路设计,逻辑控制,程序编制,构建单片机控制模块,在电梯正常运行前可有效控制门扇之间的间隙,避免电梯门扇夹异物运行事故的发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梯门扇下端间隙控制机构,包括通过固定在门挂板上且通过门臂驱动的轿门,所述轿门一侧均安装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光幕,所述光幕的上端以及下端均安装有一组阻碍物检测机构,阻碍物检测机构由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或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和被感应金属组成,且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和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分别安装不同的光幕上,且光幕的上端/或下端安装有与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或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配合使用的被感应金属,所述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均与外接直接电源通过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且所述外接直接电源电性连接有单片机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电性连接有电梯轿门门联锁开关,且所述单片机模块与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安装在其中一个光幕的上端,另一个光幕的上端安装有与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配合的光幕。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安装在不具有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的光幕的下端,另一个光幕的下端安装有与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配合使用的被感应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模块和电梯轿门门联锁开关之间具有两个支路,且两个支路分别形成常开端和公共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第二距离检测开关信号输入端均为直流三线式NPN金属接近开关。
进一步地,直流三线式NPN金属接近开关的检测精度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洋,未经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