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接地操作机构双弹簧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7925.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嘉新;施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华宇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60 | 分类号: | H01H3/60;H01H33/36;H01H33/40;H01H33/42;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接地 操作 机构 弹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接地操作机构双弹簧结构,涉及到GIS设备领域,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之间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上座,所述弹簧上座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上座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弹簧下座,所述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通过在固定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上座,两个弹簧上座上的弹簧提高了机构的输出力,同时使得拐臂能够均匀受力,不会使其内的滚针轴承容易损坏,能够有限地提高了机构的整体性能,增强了整体机构的机械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IS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接地操作机构双弹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操动机构其内部装有二个缓冲器(合分各一个),一个从动拐臂,如果需要输出大的操作功,必需加大弹簧的输出力值(如F2=10000N),这样机构在动作时:1.单个缓冲器无法满足用户的特性曲线要求;2.机构在储能时, 拐臂是单侧受力,其内的滚针轴承容易损坏;3.因操作功大,从动拐臂及缓冲器所受冲击力比较大,影响机构使用寿命。因此,发明一种快速接地操作机构双弹簧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接地操作机构双弹簧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接地操作机构双弹簧结构,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之间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上座,所述弹簧上座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上座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弹簧下座,所述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均与固定板贯穿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外侧均套接有从动拐臂,所述从动拐臂位于固定板的内侧,所述从动拐臂的内侧设置有拐臂,所述拐臂套接在输出轴的外侧,所述侧板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油缓冲器,所述油缓冲器与从动拐臂相对应。
优选的,两个所述拐臂之间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套接在输出轴的中部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有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位于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蜗轮的底端贴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侧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壁活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下座的另一端通过从动销轴与拐臂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拐臂设置为大张角的V字形,且从动拐臂的两端均与油缓冲器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蜗轮靠近侧板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顶块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板上的限位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另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两个平行分布的辅助开关,两个所述辅助开关的一端均与另一个固定板上的限位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侧中部设置有磁吹开关和联锁块,所述磁吹开关位于联锁块的上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固定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上座,两个弹簧上座上的弹簧提高了机构的输出力,同时使得拐臂能够均匀受力,不会使其内的滚针轴承容易损坏,能够有限地提高了机构的整体性能,增强了整体机构的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华宇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华宇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7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