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M32的有缆式水中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8240.8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6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军;陈巍;史金飞;陈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4 | 分类号: | G05D1/04;G05B19/042;G01D21/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 有缆式 水中 机器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STM32的有缆式水中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所述一种基于STM32的有缆式水中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一种基于STM32的有缆式水中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MCU模块、摄像头模块、陀螺仪模块、磁力仪模块、加速度模块、驱动模块、电池检测模块、电源模块、锂电池组BAT1、恒流源供电模块、AD模块、压力传感器单元、温湿度变送器和混合电缆,摄像头模块通过BNC接口与MCU模块连接,陀螺仪模块与MCU的AD接口连接,磁力仪模块与MCU模块的IIC接口连接,加速度模块与MCU模块的IIC模块连接,驱动模块通过USB接口与MCU模块连接,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外部推进器,温湿度变送器通过串口与MCU模块连接,压力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AD模块,AD模块与MCU的一组IO口连接,电源模块用来管理锂电池组BAT1,电源模块还为MCU模块、摄像头模块、陀螺仪模块、磁力仪模块、加速度模块、驱动模块、AD模块、温湿度变送器供电;
MCU模块通过混合电缆与上位机通信;
电池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电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MCU模块的一个IO口,恒流源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恒流源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为压力传感器单元供电;
混合电缆包括串口总线和USB总线,MCU模块通过混合电缆与上位机通信;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管理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正电源稳压电路、负电源稳压电路、电池报警电路和电池电压甄别电路;
锂电池管理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包括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电阻R22、LED灯D4、电阻R21、场效应管Q1、电容C8、电阻R20、电容C9、电阻R32、电阻R33、温度传感器NTC、电阻R34、电阻R25、电感L1、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2、电容C11、二极管D5和电容C10,场效应管Q1的D极连接外部充电电源、G极通过电阻R20连接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3脚、S极连接VBAT电源,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20脚连接场效应管Q2的G极,场效应管Q2的D极输出VBAT电源;
温度传感器NTC连接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11脚;
正电源稳压电路包括三端稳压器IC3、电容C3和电容C4,三端稳压器IC3的输入端连接VBAT电源、输出端输出V+电源,电容C3和电容C4为三端稳压器IC3的输出滤波电容;
负电源稳压电路包括三端稳压器IC2、电容C1和电容C2,三端稳压器IC2的输入端连接VBAT电源、输出端输出V-电源,电容C1和电容C2为三端稳压器IC2的输出滤波电容;
电池报警电路包括三极管A3、电阻R24、电阻R23和反相器U1A,三极管A3的基极连接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2脚,电阻R23的一端连接VBAT电源、另一端连接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2脚,三极管A3的集电极连接VBAT电源、发射极连接地线,电阻R2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A3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反相器U1A的输入端,反相器U1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模块;
电池电压甄别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3、电阻R27、电阻R26、电阻R28、电位器R29、电阻R30、电阻R31和放大器IC4,场效应管Q3的D极连接VBAT电源、G极连接所述MCU模块的一个IO口、发射极连接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6连接地线,放大器IC4的负输入端通过电位器R29连接地线,放大器IC4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0连接V+电源,放大器IC4的正输入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28和电阻R26连接地线,电阻R31的一端连接放大器IC4的正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放大器IC4的输出端,放大器IC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模块的一个IO口;
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型号为HB6296;
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接口J1、电阻R6、电容C5、二极管D3、电阻R7、放大器IC6、电阻R11、电阻R10、电位器R9、电阻R15、电阻R8、电容C6、电容C7、电阻R16、放大器IC7、电阻R17、电位器R19和电阻R18;
压力传感器接口J1的1脚连接地线、2脚通过电阻R6输出压力信号P1、3脚连接VCC电源;
放大器IC7的正输入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容C6和电阻R15连接压力信号P1,放大器IC7的正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6连接地线,电容C6和电阻R15的连接节点通过电容C7连接地线,电阻R8的一端连接放大器IC7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电阻R15的连接节点,放大器IC7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17连接放大器IC7的输出端,放大器IC7的输出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7、电位器R19和电阻R18连接地线;
放大器IC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D模块;
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通过电位器R9连接地线,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10连接V+电源,放大器IC6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7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压力信号P1,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放大器IC6的正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放大器IC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模块的一个IO口;
步骤2:MCU模块读取由摄像头模块、陀螺仪模块、磁力仪模块和加速度模块采集到的水下机器人的视频数据、姿态数据、磁力数据和速度数据,并通过混合电缆上传给上位机;
步骤3:MCU模块通过驱动模块来控制外部推进器,从而控制水下机器人的运动;
步骤4:电池报警电路实施检测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2脚,通过2脚监控锂电池组BAT1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锂电池管理芯片IC1的2脚输出为2Hz的脉冲值,三极管A3将该脉冲值传输到反相器U1A的输入端,反相器U1A将该脉冲值反向后,输出给MCU模块,MCU模块监测该脉冲值,当出现该脉冲值后,MCU模块判断电池出现问题,并通过控制驱动模块来控制水下机器人上浮;
步骤5:MCU模块控制场效应管Q3导通,电池电压甄别电路实时判断VBAT电源的输出值,并通过电位器R29设定一个电池电压参考值,当VBAT电源小于电池电压参考值时,MCU模块判断此时电池电压过低,并通过控制驱动模块来控制水下机器人上浮;
步骤7:MCU模块定时读取AD模块采集到的压力值,并通过压力值计算下潜深度;
步骤8:MCU模块设定一个深度阈值,放大器IC6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实时甄别压力信号P1,通过电位器R9设置一个深度电压参考值,并通过放大器IC6的输出端将甄别信号发送给MCU模块,
MCU模块通过一个中断接收该甄别信号,当出现该甄别信号时,MCU模块判断下潜深度过深,并中断目前的工作,通过所述AD模块进行一次独立的采集动作,采集压力信号P1,并根据压力信号P1计算深度值,并判断深度值是否已经到达深度阈值:当到达时,MCU模块将深度值发送给上位机,并通过驱动模块控制水下机器人不再下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2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釉陶坛
- 下一篇:防护罩、电动自行车充电防护设备以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