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垃圾生物式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9084.7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战;陈宁生;刘波;唐云;封云;林小刚;刘文锐;曹富宏;孙芬敬;崔正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克林轻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102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垃圾 生物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式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包括生物式处理机、排气系统、净化装置、提升翻转机、接料与固液分离装置、破碎机、输送机、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生物式处理机内置嗜酸、嗜热微生物菌基质,高温高效分解有机垃圾,其入料口与输送机出料口连接,出气口与排气系统连接,用排气管外接至净化装置。接料与固液分离装置、破碎机上下连接,置于输送机入料口上方,对提升翻转机投入的有机垃圾进行固液料分离与破碎预处理,液料由排液管外接至油水分离器,固料破碎后由输送机输送至生物式处理机。此发明为有机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设备,可在有机垃圾产生源头就地广泛使用,具有分解效率高、稳定性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主要为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机垃圾生物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的垃圾产生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18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约2.28亿吨,餐厨垃圾产生量约1.08亿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
城市生活垃圾中50%以上为有机垃圾。有机垃圾主要成分包括淀粉类食物、植物纤维、动物蛋白和脂肪类等有机物,具有高水分、高油脂、高盐分特性,易腐烂发臭,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有机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为了国家与各个城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关键。
因焚烧、填埋、堆肥等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影响严重和资源浪费,将逐步被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所取代,主要有厌氧消化工艺、好氧生物处理、饲料化处理等三种方式。因厌氧消化工艺相对复杂、规模化投资大,且会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沼液和残渣,存在二次污染问题,需二次处理,应用推广有难度。饲料化处理因国家已禁止含有动物蛋白成分的餐厨垃圾不得生产反刍动物饲料,使用范围有限。而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虽然较好,但受到生物菌剂降解能力及稳定性限制,有恶臭气体排放、运行成本高等原因,应用推广也受到技术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嗜酸、嗜热微生物菌为基质,高温高效分解有机垃圾,实现有机垃圾在产生的源头就地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技术与设备,且稳定性好运行成本低。具体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机垃圾生物式处理设备,本设备包括:生物式处理机,位于设备顶部投料处的接料及固液分离装置,安装于接料及固液分离装置下方的破碎机,安装于破碎机下方并延伸至处理机入料口的输送机,安装于生物式处理机上部的排气系统,所述生物式处理机,其处理槽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湿度检测装置,槽体下部外侧装有加热保温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投放在处理槽内扩繁和激活后的微生物基质。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槽为U型槽体,处理槽下部为物料处理区,上部为供氧和气体挥发区,搅拌装置沿处理槽的长方向且同轴线安装在处理槽下部内,搅拌叶呈若干个交错安装在搅拌轴上,且相邻的两个搅拌叶安装角度与倾斜方向不同;
处理槽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连通至外界的进气口,处理槽的顶部的另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接至所述排气系统,进气口和排气口的位置分布沿槽体轴线错开,所述处理机入料口开设于槽体上部,排料口开设于槽体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沿所述处理槽下部外壁安装的油腔,置于油腔内的导热油,安装在油腔内的电加热管,温度检测装置,或,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与处理槽下部外壁表面直接接触式安装的若干片硅胶加热片组合构成,并从内往外依次安装保温材料、防护罩,内置安装温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本设备还包括外接安装的净化装置和油水分离器,所述排气系统通过排气管连接至净化装置,所述接料及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料通过排液管连接至油水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克林轻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克林轻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