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9299.9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燕翚;杨岳峰;王轩;王宇红;詹熊;付永生;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流 载波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换流器拓扑结构和换流器中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确定多个载波频率且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最大温升;
基于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和当前散热器温度确定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设计温升;
基于最大温升和设计温升确定在当前散热器温度和当前输出电流下的换流器载波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换流器拓扑结构和换流器中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确定多个载波频率且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最大温升,包括:
基于换流器拓扑结构和换流器中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计算可关断器件的总损耗和二极管的总损耗;
基于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计算可关断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和二极管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
基于所述可关断器件的总损耗、二极管的总损耗、可关断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和二极管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确定多个载波频率且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最大温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和当前散热器温度确定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设计温升,包括:
基于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中的最高允许结温确定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最高工作结温;
通过温度探头采集可关断器件模块的基板温度,并将其作为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散热器温度;
将所述最高工作结温与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散热器温度的差值作为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设计温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最大温升和设计温升确定在当前散热器温度和当前输出电流下的换流器载波频率,包括:
从所述最大温升中获取不同载波频率且相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温升;
从获取的温升中选取与所述设计温升最接近的温升;
将选取的温升对应的载波频率作为在当前散热器温度和当前输出电流下的换流器载波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换流器拓扑结构和换流器中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计算可关断器件的总损耗和二极管的总损耗,包括:
将换流器的输出电流等间隔分为多个电流段,并获取各电流段的中点处电流;
设定换流器的不同载波频率,并各电流段中点处电流和载波频率输入换流器的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可关断器件的通态损耗和开关损耗以及二极管器件的通态损耗和关断损耗;
将可关断器件的通态损耗与开关损耗的和作为可关断器件的总损耗,并将二极管器件的通态损耗与关断损耗的和作为二极管的总损耗;
所述仿真模型基于换流器拓扑结构和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计算可关断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和二极管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包括:
从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中获取可关断器件结对壳热阻和壳对散热器热阻,并将可关断器件结对壳热阻与壳对散热器热阻的和作为可关断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
并可关断器件模块参数中获取二极管结对壳热阻和壳对散热器热阻,并将二极管结对壳热阻与壳对散热器热阻的和作为二极管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可关断器件的总损耗、二极管的总损耗、可关断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和二极管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确定不同载波频率且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最大温升,包括:
将可关断器件的总损耗与可关断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的乘积作为可关断器件的温升;
将二极管的总损耗与二极管器件结对散热器总热阻的乘积作为二极管的温升;
选取可关断器件的温升和二极管的温升的最大值作为不同载波频率且不同输出电流下可关断器件模块的最大温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2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