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9493.7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2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董存;梁志锋;秦放;单瑞卿;李登宣;崔方;丁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1 | 分类号: | G06F17/11;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气质量 指数 太阳辐射 预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确定空气质量类型,并确定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报值;
将所述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报值输入预先构建的空气质量类型对应的太阳辐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确定空气质量类型,包括:
基于WRF-CHEM模式确定各空气污染物的未来浓度预报值,并基于确定的未来浓度预报值计算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选取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中的最大值作为空气质量指数;
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确定空气质量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辐射预测模型的构建,包括:
基于各空气污染物的历史浓度实际值确定空气质量类型,并获取空气质量类型对应的历史太阳总辐射预报值;
将空气质量类型对应的历史太阳总辐射预报值设为输入数据,将历史太阳总辐射实际值设为输出数据;
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不同空气质量类型下的太阳辐射预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空气污染物的历史浓度实际值确定空气质量类型,包括:
获取各空气污染物的历史浓度实际值,并基于获取的历史浓度实际值计算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选取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中的最大值作为空气质量指数;
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确定空气质量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IP为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Ph为IP的预设上限值,IPl为IP的预设下限值,CP为空气污染物的历史浓度实际值或空气污染物的未来浓度预报值,CPh为CP的预设上限值,CPl为CP的预设下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报值,包括:
利用WRF模式确定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报值。
7.一种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确定空气质量类型,并确定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报值;
预测模块,用于将所述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报值输入预先构建的空气质量类型对应的太阳辐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未来太阳总辐射预测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WRF-CHEM模式确定各空气污染物的未来浓度预报值,并基于确定的未来浓度预报值计算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选取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中的最大值作为空气质量指数;
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确定空气质量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模模块,所述建模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各空气污染物的历史浓度实际值确定空气质量类型,并获取空气质量类型对应的历史太阳总辐射预报值;
将空气质量类型对应的历史太阳总辐射预报值设为输入数据,将历史太阳总辐射实际值设为输出数据;
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不同空气质量类型下的太阳辐射预测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的太阳辐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各空气污染物的历史浓度实际值,并基于获取的历史浓度实际值计算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选取各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中的最大值作为空气质量指数;
基于空气质量指数确定空气质量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4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流器变载波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拟器的细粒度功耗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