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滚珠碳氮共渗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9504.1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脉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54 | 分类号: | C23C8/54;C23C8/80;B24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滚珠 碳氮共渗 设备 | ||
1. 一种智能滚珠碳氮共渗的设备,包括机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中设有上下开口的放入空间,所述放入空间的底壁设有凸轮空间,所述凸轮空间的底壁设有控制空间,所述控制空间的下侧设有轮盘空间,所述轮盘空间左右侧左右对称的设有液体管,所述控制空间左侧设有锥齿轮空间,所述控制空间的右壁设有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的右侧设有抵接空间,所述抵接空间的下侧设有带轮空间,所述工作空间的下侧设有收集空间,所述带轮空间、所述抵接空间、所述工作空间中设有用于给滚珠渗碳渗氮的渗碳氮装置,所述渗碳氮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轮盘空间底壁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底壁动力连接有与所述带轮空间顶壁转动连接的下电机轴,所述下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主带轮,所述带轮空间的顶壁转动连接有贯穿轴,所述贯穿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带轮空间的顶壁进入到所述抵接空间中,所述贯穿轴上下侧固定连接有转动主锥齿轮、转动副带轮,所述转动副带轮与所述转动主带轮之间连接有转动带,所述抵接空间后壁转动连接有小凸轮轴,所述小凸轮轴前后侧固定连接有小凸轮、转动副锥齿轮,所述转动副锥齿轮与所述转动主锥齿轮啮合,所述抵接空间的后壁铰接有摆动三角架,所述摆动三角架与所述小凸轮之间连接有小连杆,所述摆动三角架的上侧铰接有抵块,所述抵接空间后壁转动连接有棘轮轴,所述棘轮轴前后侧固定连接有棘轮、啮合主锥齿轮,所述棘轮与所述抵块抵接,所述抵接空间左壁转动连接有球盘轴,所述球盘轴向左延伸贯穿所述抵接空间的左壁进入到工作空间中,所述球盘轴右侧固定连接有啮合副锥齿轮,所述啮合副锥齿轮有所述啮合主锥齿轮啮合,所述工作空间的后壁左右对称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右侧的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球盘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球盘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球盘,所述左侧的固定块中滑动连接有推移杆,所述推移杆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球盘与所述推移杆之间抵接,所述工作空间右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俩连接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上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中设有啮合空间,所述啮合空间的下侧设有一号转动空间,所述一号转动空间下侧设有带动空间,所述带动空间右侧设有二号转动空间,所述二号转动空间上侧设有向上开口的加工空间,所述一号转动空间顶壁固定连接有工作电机,所述工作电机底面动力连接与所述一号转动空间上下壁转动连接的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向下延伸贯穿所述一号转动空间的底壁进入到所述带动空间中,所述联动轴的上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转动轮、旋转主锥齿轮,所述带动空间右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向右延伸贯穿所述带动空间的右壁进入到所述二号转动空间中,所述旋转轴左右固定连接有旋转副锥齿轮、二号转动轮,所述旋转副锥齿轮与所述旋转主锥齿轮啮合,所述加工空间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工空间上下壁与所述推移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移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打磨板,所述工作电机的顶面动力连接有与所述啮合空间底壁转动连接的递动轴,所述递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主锥齿轮,所述啮合空间左壁转动连接有联转轴,所述联转轴向左延伸贯穿所述啮合空间的左壁,所述联转轴左右侧固定连接有主齿轮、传动副锥齿轮,所述传动副锥齿轮与所述传动主锥齿轮啮合,所述主齿轮与所述旋转轮啮合,所述加工空间中设有喷枪,所述放入空间、所述凸轮空间、所述锥齿轮空间、所述控制空间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滚珠一颗颗掉落的控制装置,两个所述液体箱、所述轮盘空间之间设有用于先后加碳氮和冷却剂的分选装置,所述收集空间中设有用于收集加工好滚珠的收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脉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脉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5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