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机装备应用电控支撑的悬挂减震底盘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9788.4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雄林 |
主分类号: | A01B51/02 | 分类号: | A01B51/02;A01B6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邓凌云 |
地址: | 527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机 装备 用电 支撑 悬挂 减震 底盘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机装备应用电控支撑的悬挂减震底盘结构,包括农机车架、电机、支架和导轨,所述农机车架靠向前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滑套的外壁之间套设有履带组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农机车架的前沿顶部,且支架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轴安装有齿轮轴和线轮,所述农机车架底部的第二定位管边侧固定有导架。该农机装备应用电控支撑的悬挂减震底盘结构,便于农机装备底盘上工具配件的定位高度和设置位置的调节改变,方便工具配件的保护和调节使用,同时具有良好的使用减震效果,使用的调节控制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装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机装备应用电控支撑的悬挂减震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中,为了提高农业植株的耕种、栽培及收获的效率,在大面积田垠种植时,采用了农机装备替代原本的人工劳动力工作,减少人工资源的使用,降低大量人工作业造成的成本支出增大问题,同时采用农机装备的使用能够极大的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而对于不同种类的农机装备在使用时,在其车架底盘、前沿上需要附加底盘结构,进行不同规格的农机配件的安装定位,便于农机装备的检修和零器件维修更换。
然而现有的农机装备应用减震底盘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够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底盘及其上辅助安装配件的高度抬升和所在位置的调节,容易在农机装备非工作状态行走时,造成底盘及其上的安装配件撞击碰损,导致配件外置易出现碰撞损坏,并且不利于使用位置的有效调节改变;
2、在进行配件的农业种植加工等操作时,配件受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不能够对外界作用力进行有效的削弱,使得底盘及其上结构在使用极易造成振动和撞击的局部零器件伤损,影响正常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农机装备应用减震底盘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机装备应用电控支撑的悬挂减震底盘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农机装备应用减震底盘结构不能够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底盘及其上辅助安装配件的高度抬升和所在位置的调节,容易在农机装备非工作状态行走时,造成底盘及其上的安装配件撞击碰损,导致配件外置易出现碰撞损坏,并且不利于使用位置的有效调节改变,不能够对外界作用力进行有效的削弱,使得底盘及其上结构在使用极易造成振动和撞击的局部零器件伤损,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机装备应用电控支撑的悬挂减震底盘结构,包括农机车架、电机、支架和导轨,所述农机车架靠向前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并且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的左端均通过轴承支座安装有滑套,而且滑套内贯穿安装有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滑套的外壁之间套设有履带组件,并且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的右端分别贯穿安装有限位轴和伸缩轴,而且限位轴和伸缩轴的左端及丝杆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永磁体,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农机车架的前沿顶部,且支架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轴安装有齿轮轴和线轮,并且农机车架的前沿端部转动安装有定位架,而且定位架和农机车架的转动连接处固定有齿轮本体,同时定位架的右侧顶部与线轮之间连接有定位绳,所述农机车架底部的第二定位管边侧固定有导架,且导架上活动安装有滑环,并且滑环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架的一端,而且连接架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架,同时固定架的顶部外壁与定位架的内侧壁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均与滑套构成同轴的相对旋转结构,并且滑套的内壁与丝杆的外壁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轴和伸缩轴分别与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构成相对伸缩结构,且限位轴和伸缩轴端部的永磁体与丝杆端部的永磁体磁性设置相反,并且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的内壁均设置有齿槽,而且第一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内部的丝杆的端部边缘处固定有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雄林,未经李雄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