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0490.5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庄嵘;梁祥飞;黄明月;皇甫启捷;方金升;黄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3 | 分类号: | F24F1/0003;F24F1/16;F24F1/42;F24F11/64;F24F11/65;F24F11/79;F24F11/87;F24F110/22;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丰佩印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装置、闪发装置、蒸发装置和节流装置,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进口均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均与冷媒入口相连通,第一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进口均与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三吸气口连通;第一节流装置位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冷媒入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分别位于第二冷媒出口与第一蒸发器的进口和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之间的管路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能效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高,碳排量较大,在制冷运行时仅控制温度,常常导致湿度过低造成人体舒适感差。此外,在高温或极端工况环境下,空调系统的冷凝温度较高,导致空调系统的能效低,制约了空调系统的适用工况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能效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装置、闪发装置、蒸发装置和节流装置,压缩机具有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第三吸气口和排气口;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进口和第二冷凝器的进口均与排气口相连通;闪发装置具有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出口,第一冷凝器的出口和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均与冷媒入口相连通,第一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蒸发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进口和第二蒸发器的进口均与第二冷媒出口相连通,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三吸气口连通;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第一节流装置位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和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闪发装置的冷媒入口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位于闪发装置的第二冷媒出口与第一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的管路上,第三节流装置位于闪发装置的第二冷媒出口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压缩机包括壳体、第一压缩缸、第二压缩缸和第三压缩缸,其中,壳体具有容纳腔;第一压缩缸设置于容纳腔内,第一压缩缸具有第一工作腔以及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气口与排气口连通,第一吸气口吸入的冷媒在第一工作腔内经压缩处理后由第一排气口排向排气口;第二压缩缸设置于容纳腔内,第二压缩缸具有第二工作腔以及与第二工作腔连通的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与排气口连通,第二吸气口吸入的冷媒在第二工作腔内经压缩处理后由第二排气口排向排气口;第三压缩缸设置于容纳腔内,第三压缩缸具有第三工作腔以及与第三工作腔连通的第三吸气口和第三排气口,第三排气口与排气口连通,第三吸气口吸入的冷媒在第三工作腔内经压缩处理后由第三排气口排向排气口。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中的至少一个相对设置,冷却装置用于对冷凝装置进行冷却处理。
进一步地,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相对设置,第二冷凝器位于迎风侧,第一冷凝器位于背风侧,冷却装置与第二冷凝器的换热管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结构,喷淋结构的喷水口与换热管相对设置,以使喷水口喷出的喷淋液落在换热管上。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位于第二冷凝器的下方,以收集从第二冷凝器上落下的喷淋液。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储水箱和回流管路,其中,储水箱与接水盘连通;回流管路的一端与喷水口连通,回流管路的第二端与储水箱连通,以将储水箱内的喷淋液通过回流管路输送至喷水口。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喷雾结构,喷雾结构的喷雾口与换热管相对设置,以使喷雾口喷出的水雾对换热管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0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