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EGFR-2拮抗剂洋地黄毒苷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820558.X 申请日: 2020-08-14
公开(公告)号: CN111870608A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发明(设计)人: 李国栋;马晶晶;杜江峰;祁元明;高艳锋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04 分类号: A61K31/704;A61P35/00;A61P9/10;A61P9/00
代理公司: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代理人: 张夏谦
地址: 450000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vegfr 拮抗剂 洋地黄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VEGFR‑2拮抗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在哺乳动物中抑制VEGF诱导型血管生成相关疾病,比如肿瘤或视网膜疾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本发明通过多角度实验,证实了其活性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包括VEGF-A等,VEGF-A可以激活表达在内皮细胞上的酪氨酸激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进一步促进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首次报道中显示,VEGFR-2是跨膜激酶受体,全长1356个氨基酸。

洋地黄毒苷(地吉妥辛)是强心药物,被列为2B类致癌物,经检索,未见其在VEGF靶点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大量筛选,得到了一种新型VEGFR-2拮抗剂。

本发明公开了洋地黄毒苷作为VEGFR-2拮抗剂的用途,或者在哺乳动物中抑制VEGF诱导型血管生成相关疾病,比如肿瘤或视网膜疾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所述拮抗剂是指,能与相应的受体VEGF结合,并能够与配体竞争性的结合受体活性位点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所述VEGF诱导型血管生成是指,由细胞因子VEGF诱导细胞形成新生血管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细胞迁移影响的结果;

图2为对细胞侵袭的影响;

图3为对ARPE-19细胞成管能力影响的结果;

图4为HUVEC细胞管状形成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验可能涉及的英文缩写:

续表

一、对候选小分子M-3(洋地黄毒苷),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如下:

1.6.1候选小分子化合物的亲和力筛选

微量热涌动(MST)技术检测小分子化合物与VEGFR-2蛋白的亲和力,并以VEGF165蛋白作为阳性对照。

1.6.2候选小分子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1)利用划痕实验,测定M-3洋地黄毒苷分别对HUVEC和ARPE-19细胞迁移的影响。

(2)利用Transwell实验,测定洋地黄毒苷M-3小分子化合物对ARPE-19细胞侵袭的影响。

(3)利用管状形成实验,测定洋地黄毒苷分别对HUVEC和ARPE-19细胞成管能力的影响。

1.6.3候选小分子化合物的角膜渗透性及体内活性研究

(1)向新西兰大白兔双眼以滴眼方式给药,同一时间点采集兔眼内房水和耳缘静脉血。

(2)HPLC定量分析法测定兔房水和耳缘静脉血中M-3小分子化合物的浓度。

(3)构建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对小鼠模型进行治疗,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最终筛选得到的M-3小分子化合物体内的生物活性。

二、具体实验及结果如下:

2 VEGFR-2拮抗剂的亲和力筛选:

2.1部分主要试剂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0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