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釜气体泄露监测装置及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1666.9 | 申请日: | 202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9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马金荣;李俊杰;张雪刚;李小飞;徐天恩;邵鹏程;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3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气体 泄露 监测 装置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釜气体泄露监测装置及定位方法,包括固定块、搅拌轴、危险气体监测装置、红外线反射面、测距器、计算输出模块、信号线、信号灯、蜂鸣器组成,所述固定块安装于反应釜外部的搅拌轴上,所述两个危险气体监测器对称安装在固定块下表面的边缘处,所述红外线反射面均匀固定在固定块下方搅拌轴的外表面,所述测距器安装在固定块外侧,所述计算输出模块可按照特殊流程来控制信号灯和蜂鸣器的启动,本发明根据红外线光谱吸收原理,利用搅拌轴的旋转带动固定块上的危险气体监测装置动态环绕监测整个密封区域,可迅速发现危险气体的泄漏并计算出裂缝的位置,保障生产区域的安全性,提高检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气体泄露监测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领域中一种常用的反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电机带动搅拌轴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由于腐蚀、老化、磨损等原因,容易导致搅拌轴与反应釜之间的密封区域出现裂缝并泄漏出危险气体。传统的危险气体监测装置一般固定安装在某一监测区域内,当危险气体扩散至该区域后才能得以监测。另外,为了提高监测效果,须加装多个危险气体监测装置完成密封区域的全覆盖,此方式经济性差。
此外,在发现有危险气体泄漏时,一般的处理方法为采用人工对整个密封区域进行检查,耗时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固定方式安装的气体监测装置无法及时监测气体泄漏的缺陷,以及人工排查裂缝泄露点所需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气体泄露监测装置及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气体泄露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块1、搅拌轴2、危险气体监测装置3、红外线反射面4、测距器5、计算输出模块6、信号线7、信号灯8、蜂鸣器9。
所述固定块1固定于反应釜外部搅拌轴2上靠近密封区域的部位,所述两个危险气体监测装置3对称安装在固定块1直径的两个端点处,所述红外线反射面4均匀的环涂在固定块1下方搅拌轴2的外表面,所述测距器5安装在固定块1外侧,所述计算输出模块6安装在反应釜侧上部,所述信号灯8和蜂鸣器9安装在计算输出模块6的外壳上。
所述危险气体监测装置3由外壳301、红外射线源302、红外线接收器303、无线信号发生器304、电池305构成,各部件统一封装在所述外壳301内,安装于固定块1的下表面;所述外壳301朝向搅拌轴2的一面对称等距的开有出射孔306和入射孔307。
所述固定块1外形为圆柱体,所述固定块1的半径为密封区域半径与所述外壳301长度之和的1.05~1.15倍,高约1~3cm,由密度较小的硬质材料制成,质量均匀分布,固定在反应釜外部的搅拌轴2上,具体位于密封区域上方3~5cm处。
所述红外线反射面4表面粗糙度Ra小于0.8,反射率不低于80%,厚度约0.5~1mm,宽约1~2cm。
所述红外射线源302和红外线接收器303主光轴的夹角小于5°,该角的顶点与红外线反射面4的外表面相切,平分线与外壳301的主轴共线,该角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固定块1的下表面平行,距离小于所述红外线反射面4具体宽度的0.8~0.9倍。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303将接收到的反射红外线强度信号传输至无线信号发生器304。
所述测距器5的感光孔与所述外壳301的背面等高。
所述计算输出模块6内部包含无线接收器、PLC和液晶屏,PLC通过信号线7与所述测距器5相连,PLC与所述信号灯7和所述蜂鸣器9相连可并控制所述信号灯8和所述蜂鸣器9,PLC将相关计算数据通过液晶屏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1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