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1705.5 | 申请日: | 202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新南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8 | 分类号: | B61D15/08;B61H11/00;B61F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检测 辅助 固定器 | ||
本发明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横向固定,避免轨道检测车发生偏移,跌落轨道,且能够使轨道检测车稳定移动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座分别置于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上开有螺孔,固定板的中部通过连接轴置于连接座的底部,所述固定板为弧形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向连接板的方向弯折,且向下延伸,所述固定板的两端相齐平,且低于固定板的中部,两个固定钩对称置于固定板的底部,两个调节板通过铰接轴分别置于固定板的两端上,所述铰接轴斜向设置,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向下延伸,另一端置于固定板的外侧,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挂钩置于调节板的另一端上,弹簧的一端置于挂钩上,另一端和固定钩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涉及一种对轨道检测车前移进行辅助固定的装置,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横向固定,避免轨道检测车发生偏移,且能够使轨道检测车稳定移动的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轨道进行检查,如果轨道上的磨损不得到及时的修复,会严重影响轨道车的安全以及轨道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通常利用轨道检测车沿轨道移动,对轨道表面的磨损进行检查,轨道车上的车轮直接在轨道的表面上移动,由于轨道表面磨损程度不一,当轨道检测车移动至轨道磨损程度高、表面不平滑的区域时,在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时候,车轮容易发生偏移,使轨道检测车侧翻,从轨道上掉落。
公告号CN106245474B公开了一种轨道检测小车,其包括底架、车轮、测量装置、提升装置、锁定装置和牵引装置;两个所述车轮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底架连接,用于在轨道检测小车放下时将小车支撑于钢轨上,并让轨道检测小车能够在钢轨上移动作业,该装置利用车轮直接在轨道上进行移动,当遇到轨道不平滑的区域时,轨道检测小车容易发生侧翻。
公告号CN108528467A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移动功能的轨道检测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机体底部内壁且对称的两个通孔,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通孔之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远离固定板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该装置通过结合柱使检测装置在轨道上移动,无法对轨道检测装置横向固定,轨道检测车容易发生横向偏移。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横向固定,避免轨道检测车发生偏移,跌落轨道,且能够使轨道检测车稳定移动的辅助固定装置。
本发明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由固定轴、滚动盘、铰接轴、调节板、弹簧、固定板、连接轴、连接座、连接板、挂钩、固定钩和摩擦条组成,两个连接座分别置于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上开有螺孔,固定板的中部通过连接轴置于连接座的底部,所述固定板为弧形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向连接板的方向弯折,且向下延伸,所述固定板的两端相齐平,且低于固定板的中部,两个固定钩对称置于固定板的底部,两个调节板通过铰接轴分别置于固定板的两端上,所述铰接轴斜向设置,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向下延伸,另一端置于固定板的外侧,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挂钩置于调节板的另一端上,弹簧的一端置于挂钩上,另一端和固定钩相连接,滚动盘可滚动的通过固定轴置于调节板的一端上,所述固定轴斜向设置,所述滚动盘和调节板相平行,所述滚动盘的外侧壁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置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为线性结构。
有益效果。
一、 能够对轨道检测车横向固定,避免轨道检测车发生横向偏移。
二、能够卡合轨道的边缘,使轨道检测车稳定行驶。
三、使用操作简单便捷。
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轨道检测车辅助固定器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新南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新南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1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